Skip to main content

基隆的溫州人

溫州人與台灣之關係,由來已久。清末民初台灣在甲午中日戰後,《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其時已有溫台經貿活動,但僅為民間個別交易;日治時期溫州人,不虞困苦艱難,引朋呼友,群來台灣基隆,從事勞力謀生,到金瓜石採礦打工,幾近2500人。溫州籍工人來金瓜石開礦主要是集中在民國二十年至廿四年,也就是昭和六年到昭和十年之間。

在簡萬火的《基隆誌》有記載:
…數年來,殆中國內亂,大受擾攘之不況,村民互相移居於此處,如溫州人勞働者,自數年來,渡臺者激増,現基隆方面,約有一萬餘人之多。蓋溫州人勞働者,因其生活程度頗低,比之本島人,雖其工資較减三成,然以天性忍苦耐勞,又兼儉朴……

(簡萬火,《基隆誌》(基隆:新高新報社,1931),頁 149。)

這是由於日治時期臺灣產業長期存在勞力不足的問題,工資遠高於中國,造成許多中國工人來臺。引文中所說的一萬餘人之多,包含了基隆鄰近街庄如瑞芳等地,因基隆的港務以及週邊的煤礦場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工人,因為這類工作只需要勞力,再加上中國工人因工資較低,雇主相較之下喜歡任用。因此當中國處於戰亂的情況下,基隆港與中國商業貿易又相當密切,使得中國人選擇到基隆謀生,吸引許多人口的移入。

現今於基隆港十四號碼頭相向之山腰上有一地名「溫州寮」,屬仁正里。日治時期此碼頭為煤炭之專用裝卸碼頭,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乘參戰國軍需之殷,大肆發展經濟,臺灣亦隨之景氣暴好,勞工缺乏,故招募大陸工人,招引而來做粗重的挑煤工者,大多為溫州人,為安定其生活及防止工人流動,擇在與碼頭相向處興建工寮。

另在九份亦留下有兩個地方叫工夫寮的地名,一個是在崙仔頂大樹旁,另一個在八號坪旁。工夫寮是做工的人住的地方,住的有福州人也有溫州人,都是單身,因為沒有技術,所以做挑土的工作,現在這些人都不在了。

抗日時期,溫台兩地隔絕,貧病殤難喪生者數百人,現在位於瑞芳金瓜石的金泉寺尚有殘破遺骨206人,溫州同鄉會特於2002年9月立碑安葬,每年秋季祭祀,以慰鄉靈。

抗戰期間,日人南侵,破壞海運,但溫台間仍有帆船通航及漁撈作業;1945年台灣光復,溫州地區為最早來台貿易之船隊,頗為昌盛。基隆港區碼頭,滿泊溫籍帆船,市區出現多家溫籍店舖,基隆有一家老報關行「合記公」,老闆就是溫州人。而更多的是擔任碼頭搬運勞工,幾近萬人,鄉音處處可聞,基隆政界聞人劉文雄,祖籍就是浙江溫州。

1949年,溫州各界人士轉輾來台多達數萬人,散居各地,除刻苦勵勞,自行謀生,鄉誼更發揮互助合作克服困難的作用。其中,溫籍工商企業界熱心人士於1958年7月27日正式成立了台北市溫州同鄉會組織,作為聯誼活動及服務中心,加強凝聚鄉情,舒鮮鄉思,以謀鄉親在台未來發展的商談據點。

此時,台北一隅,溫州人將逾5萬人,台灣全省將近8萬人(含1955年平陽南麂去台人員5000人)。一甲子生養休息,通婚娶嫁,子孫繁衍,推算在台溫州人加倍,似不為過。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