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體育的扎根

今年暑假因為曾答允小兒要出國體驗,所以去了一趟日本。第一天晚上下榻的旅館就在某學園附近,看看別人家寬闊的操場和社區居民的熱情,難怪多年前高喊「日本第一」不是喊假的。回來之後想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可惜江郎才盡,沒有生花之筆,幸好今日拜讀到周志道先生大作,可以印證我的所聞非假,也可一窺兩國文化差異。

 

 

【聯合報 2010.08.26╱周志道】

…台灣的三級棒球為何能稱霸?資深棒球人都知道,他國基層棒球重視的是培養興趣及團隊精神,而台灣則注重戰績及勝利。因此把學生球員當職棒在訓練,平時學校上課期間,每日至少花四、五小時訓練,寒暑假更是魔鬼訓練營般的硬操。然而課業呢?除極少有天分、體型、又沒被操壞的球員能繼續打職棒,大多數球員則是出路兩頭空,即使打上國內職棒,由於薪資過低,還是得為退出職棒後生涯擔心;無法專心全力投入,把持不住者甚至鋌而走險涉賭,這個惡性循環十多年來未曾改變。

 

上星期結束的日本甲子園夏季高中棒球大賽,比賽最後期間,筆者恰好在冠軍隊興南高校所在的沖繩旅遊,目睹居民的積極投入。到處可見加油標語與旗幟,興南高校出賽時,街上幾乎空無一人,鬧區唯一人群聚集處就只有電視廣告牆及電視機前。比賽獲勝十分鐘後,在街頭立即可見發放捷報號外,其全民支持的精神,令人動容。

 

在日本,甲子園棒球相關商品、書籍、雜誌豐盛,棒球產業的產值數百倍於台灣。…

↑清晨7點多,一群孩子在練習跑步

而據20100828蘋果日報報載:「…Cola葉明煌,跟張泰山曾是美和中學同學,也是台灣基層棒球嚴格訓練教出來的棒球人,之後移民紐西蘭,並在當地開棒球學校,他的思考邏輯也已逐漸西化,但他說:「台灣基層棒球的強度,的確是這樣不斷練習培養出來的,我們以前就是練到麻痺,所有動作都是反射動作基層需要更多訓練方式與新觀念,台灣棒球基礎練得夠多,但要帶進更有效率、更能開發選手潛能的方法,這並不只是此次的中華少棒隊,而是台灣棒球界除了冠軍之外,必須審慎思考的」,也可說明台灣一些現象。

另外

20100829報載:「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表示,美國中小學生每天課內外運動一小時,周末還上社區的運動中心,每周運動時數平均達四百廿分鐘;法國每周體育課也有二百分鐘,澳洲一百五十分鐘,德國一百卅五分鐘,日本九十至一百卅五分鐘;但我國中小學生每周只有二堂體育課,國中每堂四十五分鐘,國小四十分鐘,明顯不足。

所以觀念或說文化的改變,實在不是一朝一夕

想要體育向下扎根,我是想

整個社會,期盼有能力者(有錢人結合專業人士)真的要試著改變什麼,帶頭做出一些事來玩玩。

我想日本就是一個可以效法的對象,全民真的要動起來。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