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山、海興森林步道

中山峽谷森林古道、海興路森林步道

今日想要抓住暑假的尾巴,所以頂著中午的太陽,前往外木山探索步道
步道總共有三條,都是新近才被開發出來,今天規劃一個O形路線,先苦後甘
先從中山峽谷的森林古道起登
古道起點位於基隆外木山濱海路上,是三條步道的最左邊,這是一條樸素泥徑的古道,古道沿著小溪旁而上,行程約花費25分鐘可以到達古道的盡頭。

060620a

古道猜測是以前做山的小徑,所以一路上還是可以看到竹林及廢棄水田,路線也是沿著小溪的方向蜿蜒上升,剛開始攀爬無遮陰,到古道中途才有樹林,最後看到這石階,就是終點了

060620b

古道盡頭與德安路交界,一旁山頭有一「立正公園觀景坪」

060620c

站在此處是遠眺西濱公路及外木山漁港海邊風貌全景的最佳地點
找一下午來此看夕陽與夜景,吹著徐徐海風,人生真享受阿

060620d

「立正觀景坪」是一退伍老兵周老先生所闢建,此森林古道是周老先生每日用鋤頭和鐮刀辛苦了三年的時間,才重新將這一條已堙滅在雜草中的古道整建出來,並在九十一年十月經由報紙的報導,才重現來這一條古道探訪的人潮。

這條步道應是山下高姓人家或九兄弟劉姓人家在大武崙山上開墾所踏出的小徑,當然亦可經由情人湖通往大武崙,或是由德安路方向至內木山、大芊林(這方向比較常使用)。至於往來基隆市區,應是採用目前安中產道這方向,跳石而過(油庫未建之前,這裡只有沿著海岸的礁岩小徑,九兄弟劉姓族人約於清末才從市區遷徙至此,而高姓人家則是清朝後期)。

接著循著產道走約25分鐘來到大武崙砲台

1841年鴉片戰爭時,即有駐兵防守,清法戰爭1884年時,曾在此地發生激烈戰鬥(小弟存疑?),現存的砲台為日治時期所建。裡面除了有平房營舍外,亦有山洞營舍。現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關於此砲台歷史,網路資料有些是錯誤的,我想各位可以先閱讀史料還有「法軍侵台始末」這本書,再實際來此驗證

060620e

站在砲台往下眺望,其下的樹林就是待會要走的海興路森林步道,遠方公路就是出口
砲台的右邊就是大武崙山,小百岳之一,只要2分鐘就可輕鬆登頂

060620f

從砲台山俯瞰觀景塔

060620g

情人湖環山步道的終點有一「老鷹岩」,是一塊突出的砂岩岩層露頭,從大武崙澳往上看像是老鷹的頭部,站在頂端可感受迎面而來帶有鹹味的微風,是觀察特殊單面山地形,及風衝矮林最佳地點,這一帶的海岸山區是北台灣最容易觀察老鷹的地方,因位於山海之交,上升的氣流,極適老鷹盤旋翱翔。

060620h

基鳥的沈老鷹也曾在此駐足多年,隨著老鷹的離去,我們也許久不見前輩的身影

對面就是瑪鎖山

060620i

遠眺情人橋及情人湖

情人湖舊稱釣魚坑、五叉陂、五義埤,1969年由救國團更名為「情人湖」,它是由六條小溪匯集而成的高地湖泊,湖形蜿蜒曲折,是基隆僅有的優美山區湖泊。風水上有人認為是五爪金龍之勢,地形上,本區屬於一邊緩坡一邊陡峭的「單面山」地形,站在陡坡的稜線上,可以欣賞到近乎垂直的壯麗懸崖景觀。

大部分的基隆人對情人湖的印象,是大風車及吊橋。有一段時間,這裡因為經營不善而幾乎荒廢,加上湖邊有不少骨灰罈及墳墓,鬼故事也就隨之而來,甚至曾傳出有釣客在湖裡釣出了食人魚,因此這裡成為黃昏後閒人勿近的禁地。其後還有一些情人湖傳聞,都是後人無聊穿鑿附會,人云亦云,望文生義之言

看到此解說牌,就是通往外木山海邊的2條步道,往海興路森林步道是取最右邊的碎石路,往漁港的則是取左石階路

060620j

「海興路」是由附近的「海興游泳協會」所整修的,由於步道全程處於森林中,所以命名為「海興路森林步道」。

入口附近有拓墾的遺跡,如姑婆芋、竹林等,應是情人湖這邊農家開墾所致。根據小弟的觀察,此條路應是新建的登山步道,不是依循舊有小徑。 至於開闢的詳情,需要再進一步驗證

步道全長950公尺,每隔一百公尺設置里程路標,沿途路況相當好,全程鋪有碎石,今日走來,舒適怡人。

060620k

最後接上安中產業道路,出口旁有一福德廟

060620m

照往例,是要附上我的烏紗帽,但遺忘在熊窩,只好以黑熊身影來當作結束!

060620n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