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大面特色磁磚~將來必定也是古蹟的一部分,其由來也是需要予以記錄,以便讓後來的人了解這一段故事因緣。
了解過去,或許是讓自己更謙虛、更感恩,讓自己有靈魂、感受土地的溫度。盤點了這些,就坦然正面的面對未來的變化。
***
《〈北部〉基隆》社區彩繪磁磚 許梓桑八景重現
2016-11-14〔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自由時報〕
基隆青年陣線藉由社區規劃師計畫,邀在地畫家王傑提供設計與技術指導,費時五個月時間調色、彩繪、燒窯,打造三百四十八片有基隆八景及歷史建築許梓桑古厝等文化元素的特色磁磚,創造專屬在地的大型公共藝術。
基隆歷史建築許梓桑古厝,是日治時期前基隆區長許梓桑故居,由一群年輕人成立的基隆青年陣線社團,近年自發性到古厝清掃,並舉辦梓桑文化季、社區講座、導覽小旅行等活動,五月他們發起防空洞美化計畫,以磁磚作畫為古厝周邊環境變裝。
畫家王傑說,他的創作核心是鐵線蕨,蕨類非常難養,在基隆潮濕多雨的環境卻很適合生長,因此大量運用在磁磚上的周邊裝飾,而許梓桑的基隆八景詩、古厝附近的自然環境,以及屋簷下帶有福氣意涵的蝙蝠、蝴蝶等元素,也全都入畫。
參與磁磚彩繪的年輕人和在地居民,都沒有受過美術訓練,在王傑帶領下,他們從磁磚外圍的簡單線條,逐步畫到中心的繁複細節,經過無數次的調色、試色、燒片,成功完成四大面磁磚創作,昨天揭幕,眾人看到漂亮的磁磚地景,都感到很光榮、也有成就感,王傑說,歡迎民眾看完磁磚,也實地去看基隆八景現場比對。
基隆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說,今年進行「許梓桑古厝重啟調查研究計畫」,規劃將許梓桑的作品集結出版,讓更多人看見許梓桑的文學貢獻,社大也在研擬用許梓桑的詩詞做戲劇演出。
***
許梓桑筆下的基隆八景 重現梓桑巷
2016-11-13 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即時報導
基隆著名詩人、也是前區長許梓桑筆下的基隆八景「鱟魚凝煙」、「仙洞聽濤」、「社寮曉日」等,是什麼樣子?在什麼地方?下次來逛基隆廟口夜市,可以到梓桑巷走走就知道了。
長期為許梓桑古厝活化努力的基隆青年陣線,今天再次揪團打掃古厝,並為彩繪磁磚揭幕。
古厝位於基隆廟口附近的愛四路2巷(舊稱梓桑巷),1930年代建立,是前區長許梓桑的故居,他是地方士紳,出資辦學,調停地方,愛好文藝組詩社,古厝還是吟唱詩情聚會場所。但後來年久失修,破舊如廢墟,這2年經基青陣等青年團體發動打掃超過30次,如今變成觀光景點。
基青陣理事長張之豪說,半年前他們申請社規師計畫,邀請基隆在地畫家王傑技術指導,與居民通力合作完成348片彩繪磁磚,把許梓桑筆下的基隆八景融合地方景觀及文化特色,重現在梓桑巷,這是專屬基隆在地化的大型公共藝術。
許梓桑的「基隆八景」,包括「雞山驟雨」(今九份基隆山)、「獅嶺匝雲」(今之獅球嶺)、魴頂瀑布 (今南榮公墓口)、「鱟魚凝煙」 (昔日基隆內港,今已不存在)、「仙洞聽濤」 (今仙洞巖)、「社寮曉日」(今和平島)、「海門澄清」(今八尺門)、「杙峰聳翠」(今基隆嶼),社區居民和志工一筆一畫彩繪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