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東隔離病院
↑基隆港務部仙洞檢疫所_海港檢疫。
1894年(明治27年),香港廣東流行鼠疫(ぺスト,黑死病)。1896年(明治29年)5月發現鼠疫由來自廈門入港安平的中國帆船(junk)侵入臺灣,在臺北發現鼠疫後,後來鼠疫也出現於臺北,臺灣總督府設定船舶檢疫手續通知地方長官,在五港(基隆、淡水、鹿港、安平及打狗),實施島外來航的船舶的海港檢疫,這是臺灣開港檢疫的開始。
後來因臺灣對大陸沿岸、香港、南洋的惡疫流行地的船舶交通密接,強化防疫上重要的海港檢疫機關的設備。於明治30年開始建設基隆港的檢疫所,32年完成事務所及消毒設備,同年以律令發佈臺灣海港規則,33年,發佈臺灣海港檢疫所官制,本所設置在基隆港,支所在淡水港實施海港檢疫事務。於明治45年4月公布臺灣港務所官制,並設基隆港務部,因此從前的海港檢疫所變為其所屬的一部,另從來的獸疫檢疫事務所也屬於港務所的一部,淡水的海港檢疫所變為淡水港務支部。
鼠疫最流行是於明治34,死者3000名,臺灣的鼠疫流行22年,終於1917年(大正六年)全部平息,依據統計,自1896至1917年間,臺灣各地流行產生患者總數30101人,因之死亡人數達24104人。
接著於明治41年,打狗(高雄)、安平、媽公的海港檢疫所廢止。於大正13年,由於臺灣地方官制的改正,港務部歸於州政府,即臺北州港務部是設在基隆港,支部在淡水,高雄州港務部設在高雄港,各管理海港檢疫。
↑基隆港防鼠壁及瓦斯燻蒸庫_海港檢疫。
自1896年(明治29年)5月鼠疫侵入臺灣,在臺北發現後,臺灣總督府於1897年(明治30年)開始建設基隆港的檢疫所,1899年完成事務所及消毒設備。
日本領台的第2年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當日本政府獲知廣東和廈門有鼠疫蔓延的消息,立即實施港口檢疫,為臺灣港口檢疫工作的開始。不久,台北及台南相繼發生鼠疫流行病,總督府推出應急的防疫措施,十月立即首次發布「台灣傳染病預防規則」,指定鼠疫、天花、霍亂、痢疾、傷寒、斑疹傷寒、白喉、猩紅熱等8種傳染性疾病為「法定傳染病」,也訂下防疫的措施:設立檢疫單位、管制交通、處理患死者及醫師需報告病例、開設避病所、隔離與治療病人等。
雖然1896年的鼠疫很快就結束了,但是以後每年臺灣仍陸續有鼠疫發生。1901年,日本政府認定驅逐鼠類才是防治鼠疫的根本辦法,從此開始積極滅鼠;除獎勵民眾捕鼠和改良市街住宅外,並將嚴重流行地區內的村莊全部燒毀。經過長期的努力,自1918年起,日據時代便不再有鼠疫。
港東隔離病院坐落於基隆市東信路282號,佔地約三千坪;最早創立於日據明治32年(西元1899年)三月,疑前身原為基隆港港務局醫務所。醫務所移出後,對於傳染病隔離治療之需要而籌建,於1908年在田寮港成立「港東隔離病院」,可收容傳染病患與帶菌者一百五十人,俗稱「老鼠仔醫院」,民眾視為畏途,旁邊還有一座建於1909年,專門治療婦女病症的「婦女病院」,但由於台人民風保守,大都是日人婦女前往就醫,尤其是在田寮河一帶執業的日籍婦女。1922年(大正11年)六月隔離醫院及婦女醫院合稱港東醫院。
↑港東醫院與診療所,照片提供http://www.taipics.com/
↑上圖可見醫院外壁以石條砌成構造堅固。下圖全景則可見內部整體仍以木造雨淋板壁體為主,設遮雨廊道,通風環境良好,屋頂覆臺灣瓦。
鼠疫(pest)即俗稱的黑死病,日人音譯為「百斯篤」,歐洲在中世紀末曾因鼠疫大流行,而造成約四分之一人口的死亡,「黑死病」的名號也流傳到全世界,而且鼠疫一旦發生後,就很難根治。
霍亂(Cholera) 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病徵為嘔吐、腹瀉,並排出大量水質糞便,每日數次至數十次,持續的腹瀉、嘔吐,導致水分及電解質迅速流失、循環衰竭和休克。患者的糞便、吐出物,可直接或間接污染食物飲水,當人們飲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時,就可能感染霍亂。霍亂病人有煩燥不安、表情呆滯、聲音嘶啞、口渴、眼球下陷等,以及呼吸短促、脈搏細小、心音微弱、血壓下降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理,嚴重者便會死亡。一般多稱為「虎列拉」或「虎列剌」。
↑雨中執行隔離管制勤務
《大正八年臺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 日大正八年,1919;攝於基隆田寮港,今基隆市信義區、仁愛區內
↑港東醫院全景
位在基隆市信義區內的基隆港東醫院,為日治時期法定傳染病隔離醫院;疑原為基隆港港務局醫務所,醫務所移出後,成立港東隔離醫院至今 。
(《大正八年臺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 日大正八年,1919;攝於基隆港東醫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炸,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復遭颱風侵襲,醫院房舍損壞殆盡。根據民報35.10.27報導
…港東隔離傳染病院全部修建改為港東醫院,現已興工建築中,並覓定稽征所所址為該院門診部…
按:「基隆大事記,P20」記載,1908.10.27 設基隆婦人病院及隔離病院(東信路市立醫院舊址),委「羽島重郎」兼任院長。
按:「基隆市大事記,p74」記載,1947.5.21 市立婦產院全部修竣,開始免費收容產婦。
而港東醫院接手「稽征所」,將此改設為「門診部」,但此門診部不一定是目前已知在義二路2巷的門診部,這還要再查。
按:「基隆市大事記,p144」記載, 1954.10.6 本市衛生院設置門診部,規定每週二及週四下午,分別辦理兒童健康檢查,以及孕婦產前檢查。
(市立醫院是屬於衛生院管轄,所以此段敘述沒錯。但門診部的位置沒說,也許如上文所述,且顯然在1954年已經正式營業)(有可能就是在衛生院的院內,就是當今衛生局的所在處)
原本懷疑「信義稽徵所」的位置就是所謂「稽征所」,但我記得此棟建物是「工礦公司永基煤礦辦公大樓」所在。後再查得「信義稽徵所」是83.7才搬來此,時間點不對…
…本所成立於民國81年9月1日原名為「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正濱稽徵所」,成立初期人員皆由稅捐處移撥,並與稅捐處合署辦公。後因業務擴大,人員增編,原有空間已不敷使用,為提升服務品質提供納稅義務人良好洽公環境,乃於83年7月遷移至基隆市信義區信二路176號1樓現址辦公處,並改名「信義稽徵所」。於92年配合營業稅由國稅局收回自徵,將辦公面積擴充為本大樓1至2樓。101年12月26日行政院核定組織規程自102年1月1日起更名為「財政部北區國稅局信義稽徵所」。
可見此「信義稽征所」前身是有可能是「市立醫院門診部」,但還需要證據。
按:「基隆市街圖,南華出版社,1979」有標示出「稽征處」的位置(這是因為永基煤礦的辦公大樓後轉給「基隆市稅捐稽徵處」使用,故地圖上才稱之「稽征處」。後於1993.3之後遷移到安樂路的新廈)
按:後在仁愛區志上有記載「仁愛區公所於民45年將愛三路9號所址變賣,遷入中央市場二樓(即現今仁愛市場前稅務稽徵處使用)辦公…」,故此「稽征所」位置,在民45年之前有可能市立醫院的門診部在此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改稱基隆市傳染病院,同年七月新任市長謝貫一,提供經費,加強整修,於民國三十九年一月改置基隆市立醫院,置病床五十床,分設內科、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皮膚科、檢驗室、X光室,第一任院長為謝顯。
後於民國四十、五十二、五十四年先後增建病房三棟,再增病床三十六床,民國五十七年改建醫務大樓二層,於同年十月二十五日落成,六十四年增建成目前三樓房舍,病床數達二二0床,六十九年增建急診大樓一棟;民國七十年後,因病房日漸老舊,私人大型醫院加入競爭,本院病房數,遞減至三十五床,急診業務暫停辦理;另於八十五年時基隆市政府將舊病房一千坪土地闢為殘障綜合福利服務中心。
按:「基隆市大事記,p92」記載,1950.4.5 市立醫院開幕
按:「基隆市大事記,p140」記載, 1954.7.7 本市結核病防治所新建工程開工。
按:「基隆市大事記,p156」記載, 1955.5.2 本市結核病防治所舉行開幕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