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瑪陵坑

基隆市七堵區瑪陵坑(Quimarri),原為凱達格蘭族社之一。早在1630年西班牙來台的Jacinto Esguive神父報告書中描述:「瑪陵坑由四、五個村莊組成,人口約六百人。他們多半是工匠而非農夫,和金包里人(Taprri)並沒有實質的差異。」

瑪陵地名緣起,據安倍明義研究指出,認為與西班牙人稱凱達格蘭平埔族之「吉馬利社」﹝Kimari﹞有關。早昔西班牙人佔據雞籠時,循瑪陵坑溪開闢道路入臺北平原,作為永久盤據之計,西班牙人將瑪陵坑溪稱(kimazon),山丘環繞,層巒重疊,集山區諸澗水南流入基隆河,使全里為一明顯的坑谷地形。包括面桶寮,西勢面桶寮,東勢上股又稱大牛稠,東勢中股又稱鬼仔坑或內掘,東勢下股,內寮,興寮,西勢內寮俗稱阿班嶺,火炭坑、港口、中埔與新竹坑等皆為山地遼闊。清末置瑪陵坑庄,隸石碇堡,一度歸五堵區所轄,日治之初沿舊制,民國九年歸七堵庄轄,瑪陵坑改為大字下分小字,戰後分設瑪南、瑪西、瑪東三村,民國三十六年隨七堵鄉改隸基隆市,改制為里。

清朝乾隆初葉,始有盧、周、陳姓入內開墾,以種植茶業、農作物為主,地屬淡水廳石碇堡管轄。到了同治十年所刊《淡水廳志》山川分圖已出現「馬陵庄」的名稱,可見當時漢人已成莊。而位於石獅山下的『大埔』,舊稱為石獅腳、鴛鴦潭,拜瑪陵坑溪水運之便,運送當地生產的茶葉、樟腦等農產品到艋舺、大稻埕,成為當時重要山產集散中心,使得瑪陵坑與五堵、暖暖三足鼎立。

到了光緒十八年(1892),有汐止蘇樹森家族首先在石獅崙這一帶開採煤礦。自此瑪陵坑進入另一個黑金榮景,當時潮來潮往的礦工,帶動這一區的柑仔店、賣魚、賣肉商店,有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林立。據當地耆老轉述:「當年瑪陵坑庄比七堵市集還熱鬧。」

根據資料顯示:當時的瑪陵坑東勢庄有183戶983人,瑪陵坑西勢庄有93戶574人,而七堵庄只有73戶434人,東西二庄合起來的人口就有七堵的三倍之多。

日治時代,瑪陵坑全境幾乎都有煤礦的開採,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明治37年(1904)周火生在東勢下股開礦;大正九年(1920) 城崎彥五郎開採「仙洞湖炭礦」;大正12年(1923)熊本源吉開採「瑪陵坑炭礦」。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