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隆輕鐵路線整理

基隆輕鐵路線整理
 
目前已知除了三爪子線,還有下列六條路線
1.友蚋線
相關佐證在這 
 
2.瑪陵坑線
根據我的親友的敘述,再加上余重慶先生的探查,應可證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古圳道
 
…瑪陵坑翠谷橋下,湍急的溪水經過落差的溪谷,形成優美景觀的小瀑布,同時間湍急溪水夾帶硬砂岩石,因硬砂較耐侵蝕,較下流的岩層被侵蝕,而造成大小不同形狀的壺穴。另瑪陵坑最有代表性的工程,莫屬「五堵圳源頭,橋下圳溝的遺跡」。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約西元1750年),安溪泉州余氏先賢帶領眾地子,渡海來台,到達五堵定居開懇,並設家廟。灌溉農田,極需水源,經探勘確定,發現可由瑪陵坑溪引用水源,先賢開始承擔水圳開鑿工程,由瑪陵坑溪中段,翠谷橋下源頭,以堅毅的精神一鋤一剷開鑿,圳路靠山壁經過大埔-鴛鴦潭-中埔-港口-引水到五堵圳頭(百福社區),蜿蜒六公里長的五堵圳艱鉅工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完成,擔負起輸水灌溉功能。現還保存著翠谷橋下五堵圳圳溝,及瑪陵坑舊派出所前溪邊,還保留一段不算短的圳路遺跡,五堵北河階平地首段,五福橋橋頭,更留有古地名「圳頭」土地公廟,見證這一頁雄偉歷史,讓後人深深了解早期先民開墾生活景象,令我們更珍惜這塊土地…
 
 
3.三坑線
日治時代因為三坑礦場的關係,進出三坑礦區和港區的輕便車、卡車,使得這一帶,晴天時煤灰滿天飛,雨天時煤泥滿地舖。但如今,三坑礦區只留遺跡,輕便鐵路已改為龍安街,炭埕則是高樓林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宜蘭鐵路支線,運煤專用鐵道—玉田支線,太平洋戰爭末期,還曾經是日本戰備鐵路,運輸戰備武器專用
 
…本地〈德厚里內〉煤坑最初即為「木村組」所開,大正8年〈1919〉基隆顏家與日本三井財團共組的「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接手經營。是時,台煤年產量突破百萬噸,基隆炭礦為全台最大炭礦會社,所屬各煤礦,年產量佔全台之半。而「基隆三坑」自始即為主力礦之一,生產質量頗佳,因鄰近基隆車站及港區,有手推炭車專用軌道,可運煤至玉田貯炭場〈俗稱「玉田炭埕」,今精一路末端一側文安里內〉,直接裝上玉田支線〈玉田貯炭場直通基隆火車站的鐵路〉的火車或駁船轉運〈昔石硬港中、下游至旭川皆有船澳〉,輸入各地…
 
1933年為疏解港内擁擠的船隻,加速貨物裝卸速度,利用在水輕硿(今文安里)的玉田支線鐵路,在石硬港及田寮港架設倍力橋經今愛三路到達哨船頭一帶。
 
日據時期基隆對外交通尚未發達之時,由台人顏窸吟為首,成立基隆輕鐵株式會社,以今仁一路為起點,興建輕便鐵道至瑞芳, 1935年公路運輸開通之後,初始輕便鐵道仍舊保留運送煤礦及貨物的功能,迄至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方才廢除。(洪連成、1993年)
 
4.東新線
現今基隆商工附近,也築有運煤的輕便路
 
 
 
5.基隆金山線
 
基隆金山線輕便鐵路路基早期闢作行走基隆、金包里(金山)的「輕便路」。在內木山分成兩線,各自通往牛稠港、蚵殼港。通往牛稠港路線闢為「復興路」。(「找尋老雞籠─舊地名探源」,洪連成,p76)
 
口述資料:http://ivynimay.blogspot.tw/2014/03/1030323.html
…民國六十幾年我就住在英正坑坑口附近, 當年坑口裡的水非常清澈, 小時候常蹲在坑口邊釣魚蝦, 附近的人也會到坑口打水洗衣及洗澡, 坑口夏天非常涼爽, 是避暑的聖地.記憶中,坑口左前方還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到現在的基隆市立中山中學校門口出來右前方約七八十公尺處的出口,應該是早期運輸煤礦的通道.事隔多年,有時候還會去探望這個地方,回憶童年時光
 
…昭和5年(1930)3月1日,民營基隆輕便鐵路株式會社經營的基隆金山線開通,沿著西定河經大竿林、中幅通往金山,使用人工推動的台車,由於發車起站即位於安和里樂一路段,故留有「輕便車頭」一名。昭和11年(1936)該公司購置汽車經營客運,輕便鐵道營運業務乃廢…
 
 
另根據這一段以可佐證此路段的公車路線,於1933年後開始
…昭和8年(1933)公營公共汽車開始行駛於基隆、台北間,還有對外鄉鎮路線:基隆─金山線,基隆─金瓜石線,但由於戰時油料補給停頓,至昭和20年(1945)完全停駛。戰後,於民國35年公路局基隆站移至現址…
 
此時「輕便車頭」改稱「公路局車頭」。另看下列新聞可以證明有此路線
 
***
大竿林古隧道 基隆市長要「通樂」
 
【聯合報╱記者張源銘/基隆報導】2007.07.31 
 
基隆市長張通榮昨天近午與3名市議員及大批市府官員前往會勘大竿林古輕便車隧道,張通榮等人深入古隧道約百公尺後因土石坍方影響通行而折返。張通榮認為古隧道具觀光價值,將要求所屬妥善規畫並據以向中央爭取經費,以便開發。 
 
張通榮為了發展基隆市特有的觀光景點,在會勘信二路的防空洞後,昨天近午與中山區市議員張錦煌、楊石城、宋瑋莉及市府消防局、都發局、工務局、研考室、主計室、文化局、交旅局等單位數十人前往中山區和慶里會勘大竿林古輕便車隧道。 
 
張通榮等一行人先經過人工開鑿的峽谷,在隧道口察看時,一條無毒的青蛇在隧道口上方的樹根處攀爬,讓眾人驚呼,一度還以為是有毒的青竹絲。在消防局人員燈光引導下,張通榮等人深入古隧道,途中看到積水裡還有一隻深核色的螃蟹。市議員張錦煌說,古隧道裡不但有螃蟹,還有不少的蝙蝠。 
 
由於古隧道年久失修,又位處頁岩地質,隧道內掉落的岩片不斷堆積,加上台電協和電廠的水管隆起,張通榮等人深入隧道約100公尺見無法深入才折返。張通榮認為隧道內部空間大致維持完整,只要稍加整理,並加強安全及照明美化設施,應該具有開發價值,可以吸引外地遊客前來。 他隨後指示所屬設法向內政部爭取補助款,開發這座古輕便車隧道,希望能將這些隧道、防空洞等設施,建設、發展成為基隆特有的觀光景點。 
 
家族世居大武崙的張崇毅說,他小時候還沒有基金公路,當時往來基隆與金山的主要交通道路就是輕便車道,是日本政府的輕鐵會社經營的,車站在現在安一路的安樂市場,沿著西定河往上游經烏橋頭到大竿林,出大竿林隧道就是大武崙,再經萬里的中幅、瑪鋉、野柳到金山。後來日本政府開了基隆往金山的車路,輕便車就式微到廢棄不用,但大竿林輕便車隧道還是民眾步行往來大武崙與基隆市區的主要道路,因為距離近了許多。 
 
後按:路線推敲
 
安一路的安樂市場(輕便車頭)→安一路100巷→新西街→中和路→大竿林隧道東口(編號2,中和路164巷48號)→大竿林隧道西口(基金一路208巷)→(編號3的中福嶺隧道??)→龜吼隧道(龜吼停車場後方山坡,編號4的神主嶺隧道??)→封閉的舊野柳隧道(改建於民國55年,黃杰題,以前應該是輕便鐵路的第5號野柳隧道)→核二廠前(編號6的砂山隧道??)→金山郵局
 
6.調和街線
 
調和街最早在清領末期就修築了一條輕便鐵道來運送煤炭,1950年代同時有調和、華南兩家煤礦開採,就沿著調和溪旁舖設輕便車軌道,是草山居民的進出要道,1961年第一次深澳線鐵路完工,大部分就是利用此輕便道路基興建,深澳線鐵路第二次改路線之後,就變成調和街。
 
7.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為方便將金瓜石所採之礦砂運送至基隆港,而著手修築水湳洞至濱町達12公里的輕便鐵道, (基隆市政府,1986),是項工程於1936年完工;此一輕便鐵道除了具有運送礦砂之貨運功能外,也是當時基隆至瑞芳間的重要交通工具。(戴寶村,1995)八尺門為此輕便鐵道必經之地,故亦設有招呼站,其位置大約在今中正區海濱里的阿根納造船廠 (廖秋娥、1996)
 
 
***
 
根據「淡水輕便鐵道考」一文中可以稍微了解輕便鐵路的功能
 
…私設民營輕便鐵路原稱為輕便鐵道,意思是「輕便線鐵道」,之後稱為「手押輕便線」,最後再稱為「手押軌道」,一般俗稱為「台車線」。這種輕便鐵道,乃日本佔領台灣之初,為軍需與運輸而鋪設之軍用軌道;明治二十八年(1895)十二月,日本工兵隊首先鋪設台南、高雄段,其後逐地鋪設,在縱貫線開通前,是台灣最主要的陸上交通幹線。1908年四月,縱貫線通車後,軍用軌道逐漸撤廢,於是私設的輕便軌道乃取而代之。
 
輕便鐵道的設備,一般為架設12磅重的軌道,軌距在18吋至20吋,軌道的車輛名叫「台車」,因似桌子倒置的平台,故而稱之。載貨用的台車又分為「平車」與「斗車」兩種,載客用的平車則在平台上裝置固定的板凳,以便旅客乘坐。台車之下裝設四個鐵輪,由一人或二人推動,可乘坐四人或載三、四百斤之貨物,時速約十公里,平坦路或上坡須推動,下坡時推者可乘坐其上。
 
台車運費,客運以「人/公里」為計算單位,也有基本里程計費者之規定;貨運以「100台斤/公里」為計算單位,另有起碼計費里程與特價之規定。平車與斗車載重有500、600、800台斤及上坡500台斤、下坡600台斤等多種計價方式,也有分一、二、三等運費者,其公布的運費以三等運費為基本,二等運費照三等運費加五成,一等運費則加一倍。有些軌道線只有一等和三等運費,或稱之為特別運費與普通運費,大部分軌道線只有第三等,一般路線係四歲以下免費,日出前、日落後、下雨天各加二成;如果是登山遊覽區的路線,每停三十分鐘則另付特別運費。運費的分等與其業務需要和設備有關。
 
輕便鐵道線的站名即是該地之地名,此乃因陋就簡之故;台車線各地均無任何設備,車速也不快,所以初期的車站就以地名為站名。台車的起站稱之為「台車停留所」,意即等候旅客的地點;中途站稱之為「台車發著站」,即中途到站再開的地點,名為「發著」,但無準確的時刻表。…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