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基礦場
此區,記得基隆商工北側的住宅區,曾經是一個大埤塘,我的曾祖就葬在附近的靠山邊處,此煤礦是過了農會倉庫再進去的山坳,如今都已人事全非。
市政府跟民間如能合作,整新整理該礦場,保留昔日礦場文化,記錄基隆曾經是煤鄉的這段歷史,也是一樁美事。
基隆加油~
***
﹝福基礦場-封場20餘年﹞ 老礦工 守著礦場守著文化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 2011-3-31 自由時報〕
基隆七堵山區福基煤礦,封場廿多年,還有數十位老礦工住在礦場工寮裡不忍離去,是基隆少數的礦場聚落,地方爭取指定為古蹟或文化地景,加以活化。
地方爭取列為古蹟
老礦工說,福基煤礦從民國三十七年就開採,當時稱「復基礦場」屬工礦公司,其後改為民營福基煤礦,是基隆相當大的礦場,興盛期有兩千多人進出礦場。
在民國七十二年和七十四年間曾經發生災變,造成傷亡,直到民國七十七年採礦成本太高而封場,見證北台灣礦業興衰。
三棟寮仔依山而建
目前礦場只看得到坑口,清楚刻著「民國四十二年」開坑文字,原本辦公室、炸藥儲存室、礦工的茶水間、浴室等已荒廢,但礦場上方還留有三棟俗稱「寮仔」的礦工宿舍。
三棟工寮依山而建,最後一棟是三層樓的樓房,一個窗戶就是一戶,是礦工全家生活起居的空間,吃飯、小孩讀書、睡覺都在這個小空間裡。建築雖然老舊斑駁,但從遺跡中可以看出礦工的艱辛與辛酸。
礦場封了廿多年,廿多位七、八十歲的老礦工還是習慣住在工寮裡,與老伙伴守著礦場。
市議員張耿輝、蘇財發等人希望爭取指定為古蹟或文化地景,像新北市猴硐瑞三煤礦作為煤礦博物園區,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一樣,保留昔日礦場文化。
愛鄉土的年輕人在網站PO文,建議工寮作為礦工民宿、展示老照片和礦工器械等,周邊的巷弄可以規劃作為飾品藝廊和藝術家工作坊,人文氣息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