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流動基隆

基隆區域的特殊性,具有海洋的「移動」(mobility)性格,來去之間,「流動」(flow)頻繁。

「流動」,做為基隆的特徵,是因基隆作為輻輳,在歷史軌跡上,往往在短短數年間,人口暴增現象,而臺灣某些內陸區域,人口是相對穩定;相較之下,基隆人口的消長,有時非自然生育與死亡關係,而是移入與移出的大幅變動所致,如 1895、1945、1949 等歷史接點的轉折。

在論文「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以《詩報》為探討對象   柯喬文」上如此說著。

是的,但目前去除了產生變動的原因,基隆目前人口已經相對穩定,30幾萬人口至少已經維持30幾年了。是什原因讓基隆人口無法大幅成長,除了產業蕭條不再吸引外地人外,這俗諺「基隆無城,食飽著行。」也非常真實的描寫基隆的現況。

早期基隆工礦業的發展,以及基隆港的建設等因素,使得本地工作機會大增,但也因基隆沒有建城,很多外地人到基隆工作,賺了錢就走,不願留在基隆。這句俗諺道盡了基隆繁華的一面,也勸人來基隆賺錢也要在此長住發展,並提醒在地的基隆人要認同基隆。

沒有建城的涵意是基隆的都市化建設落後(道路狹隘、房舍狹小陰暗、公共空間不足、公園綠地稀少及停車不便…),加上陰雨不斷,實在不是適合生活的城市,當經濟因素消失,不少人是毅然捲土重遷,尋找牛奶與蜜的安居之地,單以道德層次勸說人民留下,都沒很大的效果。

從以前豪門貴族沒落至今成為山野村婦,如何建立論述,讓在地居民有認同感進而吸引外地人,實在是我們要思考、努力的方向。至少在我心中,是要如宜蘭一樣,宜蘭也是窮縣,但提到宜蘭,大家伸出的手指,一定是大拇指。

基隆加油~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