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下埤炭山、致和鹿寮炭礦、近江炭礦五堵坑

下埤炭山(久米組炭山)

1896年(明治29)12月,日人即在友蚋庄港口申請礦區, 1897年(明治30)8月由久米民之助取得礦權,礦區番號117,為日治時期友蚋地區最早設立煤礦場之紀錄。礦區位於友諒橋南方、友蚋溪左岸,約略華新一路34-3號位置,舊地域屬五堵下埤。 1905年鋪有輕軌軌道1哩餘至友蚋溪口,循水路運炭至台北、淡水;1907年有採炭紀錄,分由蘇江波、陳周智包採。 1908年有男女礦夫計88人,該年產量3,347,465斤,礦山名下埤炭山,由林咸包採。

(二)致和鹿寮炭礦

礦區番號254於1899年(明治32)8月,由高大海申請,礦區面積22,577坪,範圍友蚋庄鹿寮、十四坑。高大海經營風格保守,以平水坑開採。1900年高大海、陳文遠(擁有礦號144)在鹿寮採炭,搬運方式除人工肩挑外,亦在友蚋溪設多處攔水堰,利用小舟協助搬運,運至港口對外輸出至台北方面。

1920年有高大海坑及黃戇、高金火兩人向高大海、村山嘉吉(擁有礦號144)借區稼行之黃戇一、二、三坑。 1938年礦權轉移蘇國宗郎,1939年轉由蘇先致包採,礦山名致和鹿寮炭礦,且與礦號940合併施業。

(三)下埤炭坑、五堵炭礦(近江炭礦五堵坑)

礦區番號270於1900年(明治33)2月,由久米民之助申請,礦區面積40,870坪,範圍五堵下埤、瑪陵坑東勢下股。1907年調查,坑口位於內鳥仔頭(華新一路126號所在坑谷)東方,鋪設長18町之輕便軌道至基隆河畔輸出煤炭。昔日因稼業亂採而導致不少廢坑,今日僅擇1、2舊坑,予以修繕做有計畫開採,所產煤炭賣至大稻埕。

礦區番號810於1907年(明治40)1月由伊勢田兵次郎申請,礦區面積78,240坪,範圍友蚋港口、五堵下坡、瑪陵坑東勢下股。礦號270、810兩者相鄰,兩礦區自1912年起礦權歸於一人並合併開採,並於華新一路94號所在坑谷開新坑,煤層屬石底層。礦權歷經數次轉移,1920年礦山名下埤炭坑,1925年已鋪設輕便軌道接往五堵鹿寮間路線。

1930年兩礦區礦權轉移隣小坊,由芳隆炭礦合資會社包採,1931年與南方隔鄰之礦號1135合併稼行。1938年由近江產業合資會社包採,1939年礦山名五堵炭礦,1940年礦權轉移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一般私稱為近江炭礦五堵坑。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