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胞新村
會有這主題是之前收尋「基隆港」資料時發現的,才驚覺基隆有這地方,而且是我常經過的地方
以下資料是由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提供給「國家文化資料庫」的,相關評論或許可以當作當時的觀察紀錄,請勿過多聯想
↑圖為大陳義胞們剛抵達台灣登岸時拍攝的一幕。圖中民眾們扶老攜幼、神色緊張,祇帶著一些隨身的家當就隨國軍開拔來台;家人的手緊緊地牽著身旁的小朋友,他臉色徬徨,不知道迎接他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港口邊的氣氛相當緊張,大家都想找到自己的出路。一位民眾手上還抱著一個啼哭的嬰兒,身上只揹著水壺和包袱。他看著眼前的大船,不知心裡在想些什麼?
↑一位老者背起行囊站在陌生的異鄉不知所措。今日一去故鄉,何時才能再回?在他前方的少年也是滿臉茫然和害怕,他的家人在哪兒呢?
↑停靠在碼頭邊的我海軍艦艇抵達台灣,船上義胞陸續下船。
從以上的評論,我們可以瞭解當初這些人的心情寫照
移民的經驗,或多或少或很久以前,大家都有類似經驗
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
義胞新村也稱為「大陳新村」。位在牛稠嶺北側的山麓下,故名「牛稠嶺腳」,為大陳島民安居之所,本地人也稱為大陳新村。民國四十四年,大陸浙江省的大陳島民隨國民政府大量撤退來台,最後一艘船的島民被政府安頓在本市和平島、八斗子一帶和台北縣中和。大陳島人在大陸原就靠海維生,來到基隆也多從事漁業,然特殊腔調與生活習俗不同,大陳新村自成一格,與八斗子人鮮少互動。
從北寧路274巷進入,從老婦人的服飾、說話腔調都帶著濃濃的家鄉味,沿山坡而建的大陳義胞聚落還保留當初政府蓋的四人房、六人房建屋格局,由於住所窄仄與環境變遷,原居住的大陳人陸續遷離此村,目前只剩幾戶大陳人家留守在此。
附近有一「福泉寺」,是大陳人的信仰所在,祀奉觀音,這是攜帶來台灣三尊中的其一,所以北部的大陳人都會來此朝香,廟裡特別之處是祀奉「蔣經國」
引用***
第四節、移民社會的精神特質與定著化後的保守排他
台灣人移人的原因甚多,先住民或許多為被動的漂流型。漢移民無論社會、經濟或政治因素,大抵上都曾經衡量移民所得大於移民所付的成本,移入區的條件優於移出區才採取行動,移民行為經過價值判斷是毋庸置疑的。台灣移民的原居地絕大部份在閩南的泉、漳;閩西汀州和粵東潮、惠等府。唐宋以來這個地區就是對外貿易頻仍,工藝發達,經濟繁榮和文風興盛的地區。而移民和留居當地的「留民」比較,顯得積極而主動,在台灣發展史上呈現出以下風貌:
一、不滿現實、勇於批判
移民脫離原居地的社會網絡,不受其束縛,普遍呈現「愛拚才會贏」的心態,自古以來的抗爭運動與台灣現代民主政治發展,與此息息相關。
二、積極進取、冒險犯難
移民渡海而來,面對未知的新世界和新世界的荒蕪,若無旺盛的企圖心,恐難東渡,不是積極進取、冒險犯難的人,縱使東渡也難有發展。
三、少依賴而多互助
移民東遷台灣與移出區之間又有大海阻隔,多半無法依賴原居地之資源。故而台灣地區無論拓墾、經商甚至興建宗祠、寺廟,多採「合夥制」,以合約規範權利義務關係謀取共同利益。民間也盛行「結盟」行為,故而械鬥時起。
四、不安、短視、衝動
移民到台灣之後,由於變數太多,對於未來極無把握,心存不安的感覺,急功近利,一窩風的現象就相當普遍。長年以來,台灣為人詬病之貪、賭、械鬥等,與此種精神關係密切。這種不安短視的心態,使得台灣人潛意識中有再移民的企盼,近年國際交通方便,選擇國籍也比往昔容易,因此,台灣人移民美加、澳、紐等新天地者也日眾。
五、定居移民的兩面性 移民定居之後,又產生強烈的現實主義和謀求安定的心態。為了維護既得利益,自衛防他之心極強,除了祖籍、語言、風俗習慣,甚至不同的戲曲風格、不同的意識形態都構成我群/他群的劃分因子,對於既有的他群和新移民,都產生排擠效應。我群的安定要建立在排他的效應上,形成內部矛盾,無法形成舉台一致的集體意識,謀求安定無異緣木求魚,而謀安定心態的制約又使得摩擦衝突不致於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前述台灣移民社會的精神特賀,使得台灣發展史生機盎然,摩擦、衝突不斷,而又能穩定發展。
***
根據上述「台灣發展史~交通部觀光局」裡的一段話,或許可以解釋一些台灣現象
感慨與不捨他們的遭遇與心情
對這族群的探討與瞭解是包容的一步
感同身受某些共同點
百年前我先祖踏上這塊土地的情境,與這群義胞應無差異吧
他們在這塊土地謀生的過程,也跟其他竹籬笆一樣,自成一格,讓小弟覺得無奈與必然或說似曾相識
這讓小弟想起早期一些明星,原來都是在台灣竹籬笆內長大,但卻覺得跟我很遙遠,彷彿住在另一國度
在與廟方主持閒談之下,稍微瞭解一下當地大陳人的現況
年輕人都已四散討生,早期大都移民美國從事餐館業
老人家百年之後也有很多人奉安在原籍,成為別人眼中的肥羊
廟方祀奉「蔣經國」,小弟是可以理解的,小弟也認同「良善」的本意
時至今日
不希望某些歷史重演,這來到台灣最後一波新移民,我想早已融入台灣社會,因為我們都是某些人眼中的「呆胞」
我們彼此之間一起學習包容,接受與交流
我對某「政治人物」雖然很感冒,但是尊重別人的抉擇
因為研讀歷史有時像是戴著有色眼鏡,只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
只能說,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內心良知的挑戰與質詢
當你用某套標準在臧毗人物與評論社會時,這標準是否會變動?或說因人而異
延伸閱讀:
2.台灣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