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的典故

在基隆東十六碼頭海軍基支部中濱營區內,立有一建於1951年的「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由于右任題字。
 
按:「基隆市大事記,p101」記載,1951.5.30 建太平輪受難人員紀念碑於海水浴場左側
 
太平輪是往來基隆與上海間的商船,民國38年1月27日,太平輪因超載,且於夜間航行時未開啟航行燈,在上海開往基隆途中,於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一艘載有2700噸煤及木材的建元輪相撞沉沒,導致近千人不幸罹難。當時包括國防部第二廳調任臺灣職員30多人、臺灣陸軍訓練部司令教官齊杰臣的五口家眷、代表政府在海南島接受日本投降的王毅將軍等人皆不幸喪生,為形容為「東方鐵達尼事件」。
 
那個大時代,不同的船班,有不同的生命故事,有些人帶著期待,帶著仰望的心到了台灣,如今回首當年…

 
***
 
揭開船難歷史 追尋生命的碎片
 
2011-08-03/中國時報/ 林欣誼報導
 
 一九四九年是大逃亡與大遷徙的年代,往來於上海、基隆的太平輪,在年關前的最後一個班次,滿載了超過一千名旅客和大量雜貨、文物、檔案和黃金,從上海出發,在黑夜中航向大海。
 
 因時局緊張,太平輪為怕軍方攔截,一路不點燈、不鳴笛疾駛於海上,一月廿七日晚上十一點多,再過幾分鐘就是除夕了,這艘超載的輪船在舟山群島白節山海域撞上了運煤船建元輪,迅速下沉,近千條生命就此無聲地遭到吞噬。生還者僅卅六人。
 
 船難發生後,案件究責的審理無疾而終,來台人潮依然每天擠滿上海碼頭,太平輪的往事很快地就淹沒在時代浪潮中。直到二○○四年底,張典婉、洪慧真拍攝紀錄片《尋找太平輪》,揭開這段被遺忘的記憶。
 
 由中聯公司經營的太平輪從一九四八年七月啟航,逐漸地旅客由商人轉為因時局緊繃舉家來台的沿海百姓與公務員。張典婉的母親司馬秀媛也是在沉船前一個月搭乘太平輪來到台灣的。曾任記者、節目製作的張典婉,在二○○○年母親過世後,動念書寫家族故事,後來受邀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二○○九年她將更多採訪故事寫成《太平輪一九四九》一書。
 
 太平輪的罹難者不乏往來兩岸的名人富商,包括赴台為國立音樂院尋覓校地的音樂家吳伯超、前遼寧省主席徐箴、《東南日報》社長陸淑影、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之父李浩民等。李昌鈺曾告訴她:「如果不是太平輪事件,父親過世,我後來不會去念警校,也不會走上刑事鑑識這條路。」
 
 生還者之一葉倫明描述,沉船時海裡一片慘叫聲,冰涼的海水陣陣打在腳心,他捉住了海上的木桶,卻差點熬不住風寒而鬆手,還看見有人顧著自己放下救生艇逃命也不願搭救別人,對此感到憤怒。齊邦媛在《巨流河》中也提到了在太平輪失事後,她和丈夫仍在基隆苦等搭太平輪前來的友人、《時與潮》總編鄧蓮。
 
 「我常想,如果沒去追尋這些故事與生命的碎片,太平輪也許會成為他們埋在心中永遠的悲痛。」張典婉說,根據她的書重新拍攝的《再見太平輪》紀錄片正在進行,至今她仍不斷走訪各地、發現更多線索,聯絡到更多遇難家屬,「似乎這也是望不見盡頭的遠方。」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