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修理紗窗玻璃

舊社會殘存的行業,不紀錄…怕以後就忘了曾經有那一群人…

還有補碗修碗的、修雨傘皮鞋的行業,這種過去先輩們愛物惜物之情,現今讓人動容。

***

好久沒聽見了…「修理紗窗玻璃」

2017-02-11/聯合報/記者游明煌

「修理紗窗玻璃」、「衛生紙俗賣」、「好吃的豆花、叭噗來了」,這些過去在街頭巷尾常見的叭噗腳踏車、行動菜攤車、扁擔豆花、生活雜物車等,親切又讓人懷念,現在卻已逐漸消失。

基隆市東信路一帶,傍晚常會有麵包車出現,1個麵包10元,街邊住戶都是老主顧。住戶說,以前還有很多賣包子、肉粽、鹹酸甜的腳踏車穿梭巷弄,一名賣豆花阿伯,常在傍晚騎著腳踏車在培德路口。晚間東明路巷弄還有人叫著「臭豆腐,好吃的臭豆腐」,臭得很有「老味道」。

七堵吳姓市民記得,以前每天都有賣麵茶、涼粉的車子經過家門口,還有「叭噗阿伯」。新北平溪、九份一帶仍有行動菜攤車,是很多當地人買菜的「小市場」,每天時間一到,就等著車子出現,有魚有菜有肉,一天的食物就靠這輛車。

這些隱藏都市街巷叫賣的行業,有吃的也有生活用品,卻因24 小時超商、大賣場林立,逐漸消失。70歲的賴姓阿嬤說,「以前便所衛生紙都是三輪車買,便宜又大包。」

「修理玻璃、紗窗來了!」開行動修理車40多年的老師傅郭政訓,到現在還每天全市跑透透,他的車裝滿工具、玻璃、紗窗,想找什麼零件一樣也不少,「店租貴,這樣卡省錢」。

郭政訓說,現在換玻璃的店少了,民眾家中紗窗要換也不知去哪找店面,不少人聽到他的廣播,會衝下來追車子,他自豪「我可是服務到家喔」。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