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堵鐵橋
↑1945年美軍空襲,八堵鐵橋上空照,資料來源:(請點我)
這張彌足珍貴的照片,說明了八堵火車站附近的情況,在這本《法軍侵台始末》,一位參與清法戰爭的法國中尉Garnot所寫的書中,有一幅「暖暖村的插圖」,可以對照。
爛水果和愛中國這2家報社都有推出「台灣百大景點」推薦專文。很遺憾的,裡面沒有屬於基隆的景點。
這也說明,在基隆發展觀光,實在是緣木求魚,困難重重,並將基隆打回原形,這港區200多年前原本只是一個700多人的小漁村,1905年《明治三十六年基隆郵便電信統計書》中的統計,此時基隆的人口亦只有約2萬人,是因為海港建設而蓬勃發展起來的都市,並不是景觀。
也許有一些古蹟人文景點,偏偏道路狹小、停車困難,而平常有在觀察市府的促銷觀光手法的人,我想你也會無言以對,長期以來基隆被邊緣化,各項排名墊底、各種全國活動找不到基隆的名字也不是沒有原因滴,當然這是我的問題,他們做的很辛苦也很棒,是一流的團隊。
該怎麼辦呢?沒有天然美景來相助,就只有靠人為籌劃了。如何發展特色吸引觀光客?該加把勁了~基隆,可不要再跟我提有「廟口夜市」 @#$% 真是夠了。
基隆12生肖橋的由來
基隆田寮河橋上的橋因為老舊,於2001年開始陸續發包更新,至於舊橋原貌,以義重橋為例
↑1900年義重橋原貌及附近街屋。
資料來源: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5757715&dofile=
麻糬城
我在古戰場騎單車
頂著中午烈陽,心中思緒澎湃不已,一路上想著這片海岸歷經多次重大戰役,曾經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日本人都在此出現,全台灣異族死傷最多的戰地,讓原本長達半公里的「糯米牆」,經過160多年,如今殘存模樣?心中有著太多問號與期盼,因為此遺城是近日才曝光,知道的人並不多。
路上大型重車川息不斷,出奇不意的喇叭聲,似乎在表達心中的抗議與不滿,而我只是一介螳螂,決不會去擋大哥你的歸路,何必逼我撞山呢?
有人感嘆:「以前的人大都不識字,卻能說出地方很多故事,現在的人知識程度提高,反而忘了自己周邊的故事。 」
遊廓(音ㄎㄨㄛˋ)
…
日人狎妓泛舟之地
日治時期,沿著田寮河,除了水質好,釣魚樂之外,河上旖旎風光更引起市民注意。田寮河上有搖船,像今天碧潭上的遊船一樣,上面不是一般遊客,而是來台工作的日人及日本船員,夥同藝妓共遊,打情罵俏的鏡頭,入夜更多、更刺激,但久了大家習以為常。
消失的小島
對於基隆港當年的風貌,我想是很難一窺究竟,當知道港區曾有2座小島「鱟公島」與「鱟母島」,且當年曾有「鱟魚」大量群居再此,亦留下一俗諺「好好鱟,台甲屎那流」,更讓我非常好奇。
依《大台北古地圖》,1654,海牙:國家檔案館的資料
51,Klaij Hoeck
粘土岬角;鱟公島
Continue reading “消失的小島”
堵的猜測
基隆汐止之間,沿途得經過「八堵」、「七堵」、「五堵」等三個堵。其實,除了這三個「堵」以外,還有一個「六堵」夾在其中,四個 「堵」都在今天基隆市轄區內,標誌著漢人早年在這塊土地上墾拓的歷史。在台灣的地名中﹐凡是「堵」為名的,都和漢人墾拓時為防止 ﹑抵禦凱達格蘭族的侵犯有關。
日人安倍明義在台灣地名研究一書中說:「堵為土牆之義,土牆一丈謂之板,五板之堵,殆即指此。」意即堵為在山地或平地自然通道中所築的防禦土牆。
引用:
七 與拓荒者所建的防衛設施有關的地名
Continue reading “堵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