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本市No.1寺廟-和平島天后宮
有一說是明朝崇禎年間,華南貨船入泊,船上媽祖停駐和平島,住民築草寮於城背尾(即聖薩爾瓦多城)一地奉祀。 Continue reading “56:本市No.1寺廟-和平島天后宮”
56:本市No.1寺廟-和平島天后宮
有一說是明朝崇禎年間,華南貨船入泊,船上媽祖停駐和平島,住民築草寮於城背尾(即聖薩爾瓦多城)一地奉祀。 Continue reading “56:本市No.1寺廟-和平島天后宮”
57:本市No.1土地公廟-獅球嶺平安宮
平安宮創立於清嘉慶元年間〈1796〉,為基隆市最大的土地公廟。清朝年代,為基北古道起點,在基隆未開港前,為通往台北必經要道,商旅絡繹於途,因而興焉。 Continue reading “57:本市No.1土地公廟-獅球嶺平安宮”
58:本市No.1最多古碑文的名勝古蹟-仙洞巖
「仙洞巖」位於基隆市港口西北側的山崖下,為一處天然海蝕洞,幾萬年前這裡的山崖經過海水長年衝擊侵蝕,才形成了今天奇異的洞穴景觀,相傳曾有仙人在此修行得道,遂有此名,仙洞巖附近在清朝時期即是基隆重要的軍事要塞,中法之役,法軍便是由此上岸攻取基隆。 Continue reading “58:本市No.1最多古碑文的名勝古蹟-仙洞巖”
59:本市No.1最中央內陸的砲台-獅球嶺砲台
雞籠的砲台文化特色
為抵禦外侮的攻擊,在不同時期為加強基隆港區的防衛,架設為數頗多的砲台。就砲台架設的區位可略分為三大部分: Continue reading “59:本市No.1最中央內陸的砲台-獅球嶺砲台”
61:本市No.1面積最大的古砲台-槓仔寮砲台
槓仔寮砲台是基隆市面積最大,佔地約 2 公頃的砲台,位於中正區與信義區的交界處,主要防禦方向為基隆東方海面,及八斗子外海。 Continue reading “61:本市No.1面積最大的古砲台-槓仔寮砲台”
62:本市No.1老街-崁仔頂漁市街
基隆是台灣北部最大的漁產集散地;崁仔頂魚市則是基隆最蓬勃活絡的鮮魚、海產拍賣場。
位於忠二路與忠三路間,短短不到200公尺的孝一路上,一間接一間比鄰的魚行,約有30家之多;因這裡以前叫「崁仔頂」,所以一般人習慣以「崁仔頂魚市」稱之。 Continue reading “62:本市No.1老街-崁仔頂漁市街”
60:本市No.1國家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
↑圖片來自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
基隆二沙灣砲臺,又名海門天險,位置在基隆市中正路大沙灣民族英雄墓對面山上,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經內政部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現存的二沙灣砲臺是中法戰爭後,劉銘傳為了強化海防,於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興建的。 Continue reading “60:本市No.1國家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
73:本市No.1書畫團體-東璧書畫會
中國的書法藝術,自民國成立以來,卻在台灣大放異彩,遠遠超過中國大陸的發展。特別是1930至 1940年代間,全台各地的書法社團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雖說最早的組織是1929年,由已故書法泰斗曹秋圃創立的「澹廬書會」,不過僅止於以個人為首的 書法講習會,並非集合眾書法家所組成的「地域性」的書法團體,因此基隆書法團體便因應而生,且其書法活動最熱絡,居全台之冠。 Continue reading “73:本市No.1書畫團體-東璧書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