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本市No.1男聲合唱團-啄木鳥合唱團
啄木鳥合唱團創立於一九八五年,由基隆市一群熱愛合唱的男士所組成,前佑林外科醫院林泰夫醫師擔任團長,成立宗旨為「以雄壯渾厚、優美溫醇之男聲合唱,洗滌人心、移轉社會風氣。」 Continue reading “78:本市No.1男聲合唱團-啄木鳥合唱團”
78:本市No.1男聲合唱團-啄木鳥合唱團
啄木鳥合唱團創立於一九八五年,由基隆市一群熱愛合唱的男士所組成,前佑林外科醫院林泰夫醫師擔任團長,成立宗旨為「以雄壯渾厚、優美溫醇之男聲合唱,洗滌人心、移轉社會風氣。」 Continue reading “78:本市No.1男聲合唱團-啄木鳥合唱團”
79:本市No.1公立樂團-基隆市立國樂團
基隆市立國樂團成立宗旨為復興中華文化、散播民族音樂、陶冶性情、淨化人心。民國83年,承前林市長水木的大力推動,及基隆市議會全體議員鼎力支持,各方愛好國樂人士熱心奔走,於民國83年12月25日籌設,至86年11月14日經市議會通過組織規 程,於86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
國樂團十餘年來使用市立文化中心八樓作為行政與指揮辦公室,平時留守一位工作人員辦公,並固定於每周二晚間六時至八時,以及週六的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為練習的時段,文化中心除了提供水電的需要外,亦就人員出入作相關的管制。
這些年來,國樂團的團員和學員從20多位擴張到210位,除了市立國樂團之外,還有兒童國樂團、青少年國樂團和市民國樂團,定期在文化中心8樓練習,每年巡迴各區及文化中心演出。
80:本市No.1官報-基隆廳報
1901年11月,全台行政區域改正,本市於當月11日改制為「基隆廳」,至此本市才有正式第一份報紙。嚴格的說這份報紙是基隆廳發行的官報,並非在民間流通的報紙。
等到12月5日才發行「基隆廳報」第一號,此即本市第一份官報,直至1909年10月23日(即發行至第361號)始停刊。
77:本市No.1揚名國際的青少年民俗運動團隊-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
民國六十九年傳統藝術扯鈴、跳繩,在國中階段尚在萌芽,中正國中鄭慶忠校長,即聘請本市對扯鈴、跳 繩頗有研究的廖達鵬老師來校任教,並著手發展傳統藝術扯鈴、跳繩。首先取得教育部、台灣省教育廳以及本市教育局的同意正式成立「民俗扯鈴、跳繩班」,招收 和平國小、武崙國小、東信國小的優秀人才和培育本校學區內對扯鈴、跳繩有興趣的學生,使國小的扯鈴、跳繩運動,能再經國中階段延續及開花結果。 Continue reading “77:本市No.1揚名國際的青少年民俗運動團隊-中正國中民俗體育班”
(番外):全市No:1佛教的傳佈 - 源齋堂
荷領時期臺灣有無佛教傳入,因無文獻可徵,只能存疑。臺灣真正有佛教始於明鄭時期,臺南竹溪寺、彌 陀寺與嘉義的龍湖巖,為當時的三座名剎,但佛教的傳佈也只限於臺南附近。北臺灣當時還尚未開發,而基隆更是草昧未開,蓁莽蕪沒,徒為鄭經流放犯人之地,根 本談不上有無佛教之發展。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佛教的傳佈 - 源齋堂”
(番外):全市No:1私人圖書館
多年前剛開始知道這一間圖書館時,蠻佩服主人與油然而生的尊敬,也讓小弟夢想擁有一間這樣的圖書館。
這麼多年過去,圖書館還繼續營運,更是讓我們對主人欽佩不已,「仗義多是屠狗輩」,有錢人該要玩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比較好。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私人圖書館”
(番外):全市No:1女詩人~陳凌碧
陳凌碧女士於1926年曾和李春霖一起組網珊吟社,是基隆第一位女詩人。
網路上找到一筆有關陳女士的事蹟,當時女詩人真的較少見,報紙也就特意刊載。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女詩人~陳凌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