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高通車30多年,在基隆端有一「華表」,不知建於何年?
當初設計代表大道之行的「華表」,是用以表徵國道起始點。
華表亦稱桓表、表木或誹謗之木,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柱。
基隆市區連接成功二路和忠四路的「31號橋」,是聯繫仁愛與中山、安樂區的交通樞紐,建於1962年。
中山高出口端的29號橋,約略建於麥克阿瑟公路完工之日(1964年5月2日)
另一較特別的橋是中山橋,1973年陳正雄市長時代改建為現貌,為火車站通往安一路的要道。
而東岸高架橋的興建是中山高速公路通車以後的事,原稱「愛一高架道路」,為省住都局興建之高速公路交流道高架聯絡道路,於1977至1979年間興建。
仁愛國小有三座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