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基隆ㄟ文史

基隆商工信用組合

日治時代就有所謂「市街地信用組合」,為信用合作社的前身。光復以後,合計信用合作設立有73家,1972年台中第十一信用合作社成立,是目前台灣最後一家成立的信用合作社。

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之前身為有限責任基隆商工信用組合,創立於基隆市基隆字草店尾三三番地三,時在大正11年六月六日。初由顏雲年先生擔任理事主席,登記字號為專隆市字第十號。繼由第二任理事主席顏國年先生、第三任理事主席顏欽賢先生悉心經營。

台灣光復後,於民國三十六年十月,奉省府通令,依我國法令規定,改組更名為有限責任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嗣於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十六日再奉准更名為保證責任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爾後,民國五十四年改組時,故省府委員謝清雲先生,深獲當局器重,地方愛戴推崇,臨危受命出任第四任理事主席,提出十六項改革方案,致力復興,扭轉乾坤,立本社之業務深厚穩固之基礎。

Continue reading “基隆商工信用組合”

基隆牧場

基隆牧場

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資料
…1947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將所接收的44個日資會社,組成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產、畜產、鳳梨及茶葉4個分公司,依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於1947年8月5日發給農林處的公文,各分公司接收日資會社情形如下…

名單中有一「基隆牧場」,這引起我的注意

找了舊地名查詢,終於看到一個地名「牛奶寮」

Continue reading “基隆牧場”

報國造船株式會社

報國造船株式會社

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資料
…1947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將所接收的44個日資會社,組成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產、畜產、鳳梨及茶葉4個分公司,依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於1947年8月5日發給農林處的公文,各分公司接收日資會社情形如下…

名單中有一「報國造船株式會社」,這引起我的注意

昭和11年(1936年)11月25日,根據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法(昭和11年法律第43號),由台灣總督府與日台民間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公司設立目標將台灣建設為日本南進的據點,並在台灣島內外展開各種不同的事業,在大戰時也支援軍需工業。

Continue reading “報國造船株式會社”

基隆檢疫所

基隆檢疫所

↑照片提供http://www.taipics.com/

1894年(明治27年),香港廣東流行鼠疫(ぺスト,黑死病)。1896年(明治29年)5月發現鼠疫由來自廈門入港安平的中國帆船(junk)侵入臺灣,在臺北發現鼠疫後,後來鼠疫也出現於臺北,臺灣總督府設定船舶檢疫手續通知地方長官,在五港(基隆、淡水、鹿港、安平及打狗),實施島外來航的船舶的海港檢疫,這是臺灣開港檢疫的開始。

Continue reading “基隆檢疫所”

曾仔寮風雲

曾仔寮風雲

基隆的地方舊名有一叫「曾仔寮」,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幸好近日找到一篇非常詳細完整的資料,一解心中疑惑,也值得推薦給各位。而我也懇請各界朋友,有機會真的要寫下你周遭的故事,不然故事真的就要永遠失傳了…

*****

話 說

曾仔寮,用「曾仔」抓魚的漁夫所聚居的「寮仔」。位於「雞籠」(基隆)西岸虎仔山左側山下,今安一路前段的舊「地號名」。

Continue reading “曾仔寮風雲”

稻荷神社

稻荷神社

日本人自中世紀起即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象徵,稻荷神代表了掌管豐收、財富的神明,長久以來都被工商業者敬奉著,如今稻荷神社已是日本數量最多的神社。

而傳說在日本有一種狐狸,會將人們不小心弄丟的東西,不管它是否曾被人們珍視的,都看作是人類已經不需要的東西偷偷運走。對狐狸而言,「重要的東西」與「不需要了的東西」沒有區別,凡是人們已經不再使用或根本沒在碰觸的物品,都會被牠們當作是被人們拋棄了的東西而帶走。但是,如果這件物品真的十分重要的話,人們只要告訴稻荷神,狐狸就會將東西返還。

Continue reading “稻荷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