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信義區

再造田寮河 營建署允補助規畫

又要整治這條政治河,真是夠了…

而且觀察基隆的建設新聞稿,你會發現連規劃費都要向中央部會申請補助,窮到如此地步,不知市政預算是如何規畫,真叫人搖頭。而且此次申請理由用到爛了,也該換換新口號了。

補助地方的小型工程款亂花用,君可見,沒有行人常走的路例如五期入口的深澳坑路、孝東路,兩旁的人行道地磚改善工程做了幾次?是在幾年之內?水溝又重做了幾次?

真是浪費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真是氣阿~

對啦~還是期盼有美好的建設給市民啦,大家盡量期待啦。不要忘了,從張春熙時代就已經整治到現在了喔。

Continue reading “再造田寮河 營建署允補助規畫”

市立體育場

↑1971年中興國小師生升旗典禮

基隆市立體育場於民國39年8月成立,地點就在現今市立游泳池及中興國小(民國50年10月23日奉准成立)。

按:「基隆大事記,P35」記載,1924.7.20  基隆體育場落成。(故此處很有可能日治時期即已設立)

初期僅有田徑場及水泥籃球場,排球場(游泳池暨體育館現址)。並因建中興國小,致使原有場地面積縮小,不符現代需要之標準場地,又受地形限制無法擴建,為全面推展全民運動,促進市民健康,乃於民國59年擇現址(正信路28號)規劃完成,於民國60年6月破土,同年11月發包。

Continue reading “市立體育場”

梅園古砲

附上一則新聞,梅園就是現今稱之為「役政公園」,展示三軍各種武器。

 

古砲台 百年遺跡
〔自由時報記者林慶川╱基隆報導20040304〕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有一尊由清朝巡撫劉銘傳時代留下至今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零組件齊全,保存完整,是目前基隆市內唯一的百年「真砲」,若是稍加整理,甚至可以再上戰場。

Continue reading “梅園古砲”

岸田吳服店

義二路口的自立書局,是基隆愛書人必重遊的老地方,那巴洛克牆飾歐風洋樓,讓當時許多學童拿來當作文裡的基隆主角。書店的服務人員固定,書籍擺設固定,彷彿所有時間流轉都在這裡定格,如果你曾經有在書店內看書或買東西,這個書店的場景會讓你想起很多的往事和人。

它的前身是創立於西元一九二一年的岸田吳服店(店主:岸田多一郎)

 

↑圖為今義二路與信二路口至義二路底的街景,圖右方「岸田吳服店」建築,至今猶存。本街區為日人重要生活區,因此舉凡洋裝、西服、和服、各式禮帽,到花店、書店、理髮店、照相館、眼鏡行、鐘錶行、木桶屋、西點麵包、日本料理、小兒科、牙科、婦產科醫院等,一應俱全,此外還有久寶寺、蓮光寺等宗教信仰場所,生活機能堪稱完善。

Continue reading “岸田吳服店”

圓窗嶺司令所紀念碑

圓窗嶺司令所紀念碑

 

終於找到證據,證明目前「韋昌嶺」軍營(前往馬祖服役的新兵轉運營區)內有一「圓窗嶺司令所紀念碑」,在一些有關基隆的日治時期地圖上,都有標示此一紀念碑或註明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可惜目前不知狀況如何?

 

此碑是昭和十年十二月五日第十六任台灣總督~中川依法指定為史蹟名勝,故特別以此文記錄曾經在此出現,因為紀念碑在營區,恐怕凶多吉少。

Continue reading “圓窗嶺司令所紀念碑”

鈴蘭通路

鈴蘭通路

根據2007-08-05 記者:張志明 報導
…基隆當地由日軍挖掘的防空壕很多,但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由中國大陸逃亡到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卻將許多日治時代的防空壕加以破壞及封鎖,並將之放置不管。根據基隆市警察局表示,目前基隆是台灣島上現存最多防空壕的地方,共有300多處,基隆市政府準備整理建後,開放其中的89處。

Continue reading “鈴蘭通路”

陋園舊影

 

陋園舊影

顏家在事業發達後,買下日本人木村久太郎的別墅,當時稱為「木村御殿」,1918年木村返回日本後轉售給顏家,由顏國年取名為「陋園」。顏家買下之後,將庭園大事整修、興建樓宇,並將家族成員及宗祠搬遷至此。

陋園以日式為主、並揉合西式風格的庭園,規模頗大,並定期開放給一般市民參觀。因顏家愛好賦詩,陋園成為全台詩人匯集之處,因為顏家與日本執政當局的互動密切,陋園也成為當時日本官方與台灣民間菁英的交流場所。於日治時代,陋園更與林本源園邸、霧峰林家宅園並列為台灣三大名園之一。

但在二戰末期,陋園的部份庭院被強制充為日軍軍營,在二戰後又被國府認定為日人財產而被國軍接收,被作為眷村用地至今,目前稱為「建國新村」;而陋園的剩餘部分,之後由顏家陸續捐出作為光隆家商的校地,今日僅留下顏家宗祠等靠山部分土地,昔日規模宏大的顏家庭園已經幾無痕跡可循。
Continue reading “陋園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