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信義區

基隆極樂寺

極樂寺位於基隆市中心的信義區,寺址座落於仁壽里信二路二百七十號,對面有停車場,東鄰署立基隆醫院,西傍忠烈祠,北依中正公園,南濱田寮河。

↑日治時期外觀

前身是蓬萊山光尊寺,創建於清光緒卅一年(日本明治卅八年,西元一九○五年),屬日本真宗本願寺派。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之後,日本軍隨之登陸。當時日本佛教各宗派亦隨軍佈教,駐錫於各地。光尊寺原為日式建築之木造平房,周圍居住了許多從事公職的日本人,所以當時佈教活動多以日本人為主要對象,弘法功能除說法佈教以及婚喪喜慶之儀典等活動,並設有免費住宿之光園寮,以及保護釋放人犯的基隆愛護會。

Continue reading “基隆極樂寺”

地方法院基隆出張所

台北地方法院基隆出張所

基隆於日治時期並無法院之設,所有民、刑事案件及非訟事件皆屬台北地方法院管轄。由於基隆港為一國際港口,而國府接收台灣後,涉外事件與海商事件漸增,基隆市議會遂請求設立地方法院。1950年12月1日本院正式成立,當時轄基隆市7個行政區。 

原址在基隆市區,因土地狹小,環境欠佳,遂於1960年遷至信義區現址。

Continue reading “地方法院基隆出張所”

綠隧道、綠丘砲台

 

位於體育場附近的正信隧道建造於日據時代,原名「綠隧道」,名字非常日本,令人感覺有趣極了。建造目的是做為軍事之用,因為其旁就有一「綠丘砲台」;政府來台後,為防空疏散及中正、信義區間交通往來之需,民國44年曾整修,當時所取的名字「正信隧道」,就很中國。不過,舊隧道因寬度只有5公尺,大型車輛會車時險象環生,在考量交通安全及便利,於97年11月採管幕工法將隧道內部原有單車道拓寬至8.8公尺雙車道,同時整理隧道內管線。於98年6月完工。

 

 

 

其旁的「綠丘砲台」位於砲子台山,亦即綠丘之山,在前往威鎮八方社區門口,就會經過軍方營區的後門,面對大門的左手邊山丘,就是砲台所在位置。在接近營區時立有「東信里石碑」,其旁小徑,上有民家,或許可以探知砲台一二。而耆老王宗武老先生(民國 6 年生),民國 34 年隨軍隊來台,民國 35 年台灣成立澎湖馬公、高雄及基隆三個要塞司令部,而基隆要塞司令部就是現在位於祥豐街的光復營區,當時第一任的司令為江西人-石宏熹。由於王宗武老先生有高射炮方面的專長,因此被調到「旭丘砲台」擔任台長。當時在附近的砲台有「八斗子砲台」,是第一砲台,射界最遠,大約有 200 度以上。第二射程遠的就是「旭丘砲台」,是半型式,為日據時代所建。第三射程的就是「槓子寮砲台」,但是年代最久。而「綠丘砲台」的年資最淺,也最簡陋。那是因為日本在敗戰前,軍情吃緊,就在要塞司令部後方、豐稔街底的山上,建立為海軍砲的基地,可對海對空射擊,火砲最猛、任務最重。

 

 

 

王宗武老先生從民國37 年至 47 年,足足十年的時間,都守在「綠丘砲台」。在綠丘十年中,印象當時的綠丘砲台有招待貴賓的休息室,休息室的右前方有第一和第二砲台,前方有彈藥庫,左前方有指揮儀、第三和第四砲台區。諷刺的是民國 47 年初,砲台的火炮卻全都當作廢鐵,賣給了「唐榮鐵工廠」。

Continue reading “綠隧道、綠丘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