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員團體合照。
依照片地點顯示,為現今港邊郵局位置所在。「台北州基隆稅務出張所」在台灣光復以後,行政區域調整後改為「基隆市稅務稽徵所」,嗣因擴大編制,於民國36年1月再改為基隆市稅捐稽徵處,隸屬基隆市政府,受台灣省政府財政廳監督,負責全市國、省及地方各種稅捐稽徵事宜。
本照片為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員團體合照。
依照片地點顯示,為現今港邊郵局位置所在。「台北州基隆稅務出張所」在台灣光復以後,行政區域調整後改為「基隆市稅務稽徵所」,嗣因擴大編制,於民國36年1月再改為基隆市稅捐稽徵處,隸屬基隆市政府,受台灣省政府財政廳監督,負責全市國、省及地方各種稅捐稽徵事宜。
台北地方法院基隆出張所
基隆於日治時期並無法院之設,所有民、刑事案件及非訟事件皆屬台北地方法院管轄。由於基隆港為一國際港口,而國府接收台灣後,涉外事件與海商事件漸增,基隆市議會遂請求設立地方法院。1950年12月1日本院正式成立,當時轄基隆市7個行政區。
原址在基隆市區,因土地狹小,環境欠佳,遂於1960年遷至信義區現址。
從這篇文章「二戰時期基隆市區遭美機轟炸圖–基隆爆擊 」,可以看到船澳的相關位置。
田寮港運河西側臨天神町一帶,原為空地,整治河道時闢凹入船澳,作為裝卸貨物之小碼頭,民國45年填塞成為新生地,開闢仁一路,得以前後貫通,餘地建惠隆大樓,原為極僻靜之住宅區,一躍而為繁盛之商業區。
民國七十五年八月時,在田寮河北側信一路沿線所發生的地面龜裂現象以及靠近仁一路之部份河岸岸壁及路面下陷數十公尺長,導致當時一座八角涼亭與部份水泥欄杆全毀之工程災變。
旭川河上商場
小時候去基隆玩時,還有印象有此運河~旭川河,還有大市場~福德市場,但曾幾何時,這 2 樣都消失不見了。
日治時期,旭川河可連接蚵殼港(西定河一帶)和石硬港(文安里一帶),戰後初期,金山、野柳和三貂角一帶的魚貨仍靠旭川河運輸至孝一路的「崁仔頂漁市」。
Continue reading “旭川河上商場”
「日治時代,基隆有無可能有軍用機場?」聽到這疑問的基隆人大概都一臉狐疑,直搖頭吧!但如果指的是供水上飛機降落的話,那基隆港旁的大沙灣海水浴場或稱孤拔濱是曾經有水上機降落的。
幾年前曾到此探訪,試圖拍下紀念碑照片,可惜因照片模糊,只留下「民族英雄墓碑」的照片,「周阿根紀念碑」 未能記錄,回家之後利用網路卻找不到相關資料說明這位周先生是誰?令我一臉狐疑,後來就不了了之。沒想到最近又找到此相關資料,但不是好消息~
…報載基隆東岸聯外道路北端出口正在施工,市定古蹟「清法遺址紀念園區」的老樹和一座「周阿根紀念碑」受到干擾,讓文史工作者很傷心。西濱公路北區工程處表示,會要求施工單位做好防護,別干擾到古蹟,周阿根紀念碑會遷移到民族紀念碑附近重建,保護文化資產…
位於虎仔山上的基隆地標「KEELUNG」地標是基隆市交通旅遊局(前觀光局)商情基隆市太平國小借地設立的。這個創意靈感是源自於美國好萊塢影城,在創立的同時由於設計理念太過貧乏,亦遭人詬病。且設計不良,考慮欠週,日前2010.12.08才又重新整修完畢。
在2006年由故市長許財利規劃興建,剛設立完成時,使用紅布來製作字體,也沒有夜間照明。白天也看不清楚,晚上更是完全看不到,後來改用LED燈做字框,並改用白字,如此一來,白天時,白色的大字映著後方的綠樹,就醒目許多;晚上則改由變色的LED字框來擔負大任。
後續交通旅遊局亦增加經費,將地標附近環境改善,設為地標公園,成為基隆市的一個新休閒去處。
此地最適合看基隆港,景觀令人耳目一新,你可以來走走驗證一下。
Continue reading “基隆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