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仔頭位於基隆市東信里,東信里於民國73年才自信綠里劃分出來。在清代、日治初期時,屬田寮港庄轄;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屬信綠里轄;直到民國73年才獨立成一個里。里名可能係因位於原信綠里的東側,或因位於信義區東側,乃名為東信里。
古井仔頭在今東信里里民大會堂北側。以前這裡是炭坑,稱為車坑,廢坑後,深邃的坑道成為地下水的渠道,居民封坑口,只留一個孔道讓水流出,形似井口,乃稱為古井仔頭。
現在古井仔頭的水仍源源流出,居民在流出地方築凹槽、溝渠、平台。
古井仔頭位於基隆市東信里,東信里於民國73年才自信綠里劃分出來。在清代、日治初期時,屬田寮港庄轄;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屬信綠里轄;直到民國73年才獨立成一個里。里名可能係因位於原信綠里的東側,或因位於信義區東側,乃名為東信里。
古井仔頭在今東信里里民大會堂北側。以前這裡是炭坑,稱為車坑,廢坑後,深邃的坑道成為地下水的渠道,居民封坑口,只留一個孔道讓水流出,形似井口,乃稱為古井仔頭。
現在古井仔頭的水仍源源流出,居民在流出地方築凹槽、溝渠、平台。
後井仔位於基隆市仁愛區高砂、後井、同風、明德各里一帶,位於旭川之北與忠二路之間。
高砂里原有沙灘,在築港後開闢成為街區;後井里在孝三路以西與縱貫鐵路之間;同風里舊小字稱為公園頂;明德里舊小字稱為公園後。
後井仔的地名,起源於移民創建聚落時,所需水源皆賴鑿井汲水使用。至於這口井在那裡,則有二種說法:今遠東戲院對面巷子內的一口井;今代明宮附近的一口井。因相對比較靠內陸,且用水之便,久之形成街集,故該段名叫「後井仔」,意即在後邊的井仔。
豆菜井位在基隆市義民里市立體育館和信二路74巷住家之間。義民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田寮港庄所轄;昭和6年屬幸町轄;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幸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一里。
豆菜井地名起因乃因日治時期即有人在此利用一口井蔭豆菜,故稱豆菜井。
而原本在巿立體育館旁豆菜井蔭豆菜的「豆菜火仔」(人名),遷到坑谷內蔭豆菜,在水源旁建一座工寮,故名豆菜寮,地址為信二路74巷66號,此地已深入74巷的坑谷之中。
住在基隆的福州人
福州人在基隆定居的歷史記錄非常久遠,但是斷層太久,從十七世紀到現在,中間將近有二百五十年,福州人在基隆失了蹤影。基隆開發的歷史源頭在和平島,所以古時候的和平島有「福州街」、「福州厝」之地名,正是說明當年福州人來台的海商風華。清康熙57年(1718)的《重修台灣府志》云:「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乾隆29年(1764)的《續修臺灣府志》中:「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當地民間傳說:荷蘭時代,擅長造船的福州人在此集居成街,因而此地也稱為「福州街」。從傳統台灣與中國的航線來看,福州與基隆是屬於天然季風潮流的海運交通點,沒有阻礙。以戎克船由淡水、雞籠到福州、廈門的水程,順風的話一晝夜便可抵達;可是如果船隻從淡水、雞籠開往台南卻要38小時以上,因此福州人來北台交易且集居成街,並不足為奇。
故可知福州人來台的紀錄早在16世紀就已開始。社寮俗諺:「福州雞啼、社寮有聽」、「福州雞啼、雞籠有聽」,也是在說明福州街的歷史悠遠。
而今天基隆僅存的福州人,卻不是古早福州街的福州人,他們大都是在日治時代才來台謀生定居。不過他們來的方法不盡相同,有人是合法登記來做修船工、有人是來經營理髮店、賣豆腐的,也有人是冒險偷渡過來。他們在基隆已經四代,最後一代連福州話都不會講。1949年撤退來台的福州人,大多是海軍子弟,以高雄跟基隆最多。
附上一則新聞,梅園就是現今稱之為「役政公園」,展示三軍各種武器。
古砲台 百年遺跡
〔自由時報記者林慶川╱基隆報導20040304〕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有一尊由清朝巡撫劉銘傳時代留下至今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零組件齊全,保存完整,是目前基隆市內唯一的百年「真砲」,若是稍加整理,甚至可以再上戰場。
↑1924年基隆博愛團全景
基隆顏家掘起於礦業,在顏雲年、顏國年二兄弟的銳意經營下,事業獲得成功。由於熱心參與社會事業,因此常捐款給公共事業與慈善機關;1920年財團法人基隆博愛團的成立,即為顏家熱心參與社會事業之例證,在當時台灣北部是有名的慈善事業。
在大正八年建物會社開始建設公設住宅之際,官方也希望地方臺人能參與公共住宅的興建,作為勞動者的住宅。因此由當時臺北廳長梅谷光貞與顏雲年、林熊徵以及辜顯榮三位臺灣北部舉足輕重的商業菁英商討後,與當時基隆支廳長西岡健之聯名向總督府申請「財團法人基隆博愛團」的設立,獲得總督府的認可,目的「為建築家屋以貸附,及維持慈善救恤諸事業」,是以提供臺人貧民為主的租賃住宅。其經費由顏氏寄附20 萬、林氏5 萬、辜氏10 萬,建築工事則由顏氏所經營的雲泉商會所承辦。然而在工程進行時,因寄附的金額之大,各家只有捐出一部分,造成事業的中止,因此顏雲年將其陋園抵押給勸業銀行,貸款45萬元作為博愛館建地的收購以及工程資金的運用。
附上一則新聞,介紹基隆文史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是雞籠文史協進會所附設的,不過協會近日已經遷移到基隆市七堵區福一街39號。請大家不要跑錯位置喔!電話(02)24517289。
*****
雞籠文史圖書館 中船路寶庫
【記者楊惠琪/基隆報導】
介紹這一所私人興建的圖書館,因為實在令人佩服。小弟小時候也想過長大後要當圖書館館長,也想過要是中樂透,也想要再住家附近開設一間私人圖書館,但終究是夢想,呵~。前年搬家時,本有一堆書籍欲贈給學校,但碰釘子,只好改贈這間圖書館。私人經營誠屬不易,需要大家支持。當然,有空還是多帶家人上圖書館借書喔!
*****
登輝暖暖圖書館 延續老街文風
【記者游明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