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不分區

基隆百年老校

看著教育部的說帖

…目前全國建校滿百年以上的學校(含大專院校及中小學)計有280校,百年來,這些學校歷經歲月的洗禮,陪伴著莘莘學子度過無數寒暑,作育無數英才。

在此過程中,它們歷經日據時期的艱難,政府遷臺初期教育的復甦,聯考制度對教育實質內涵的巨大影響,民國57年起實施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民國83年起風起雲湧的教改浪潮,以及自民國90年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等,這些──她們都經歷過了,從她們的歲月足跡裏,我們可洞悉我國教育進步的情況,更可從校園景觀、師生服儀、課表、教科書、日常活動、學校制度、規章…等,發現學校教育發展的軌跡。

所以筆者找出目前,基隆市超過一百年的學校,現有仁愛、信義、暖暖、八斗、仙洞等5所小學,僅以此文記錄。

我想再過不久,本校也是有機會邁入百年老校之列^^

Continue reading “基隆百年老校”

台1線的前身~縱貫道基隆段

史載劉銘傳曾修建基隆到台北的鐵路並架橋,日本佔領台灣之後從1896年開始整修基隆到台北的道路,於次年完工,當年日軍整修的大致就是劉銘傳留下來的路,而有些許路段有所差異。
 
日軍修的路出台北城東門往東北走到今天的金山南路忠孝東路口附近接上劉銘傳修的路(這一路段到今天留下兩段痕跡,就是林森南路61巷和齊東街),而劉氏所修的道路出台北城北門後轉東向走在鐵路之南,與鐵路並行掠過台北城東北角。之後應該是在今金山南路忠孝東路口附近交會鐵路來到鐵路以北,此後可能走今天的八德路一二三四段(於錫口街的路段走今天的饒河街)接南港路以及汐止市大同路到汐止。
 
汐止之後的台5甲線應該是沿用著劉銘傳開闢的路線,而劉氏當年修的道路就是現在的縱貫鐵路之北,然後走大同路到明德一、二、三路。

Continue reading “台1線的前身~縱貫道基隆段”

基隆炸炮獅

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苗栗炸龍聞名全省,而基隆在民國四、五十年代同樣也有元宵「弄獅」、「炮獅錔(音ㄊㄚˋ)」,也就是炸舞獅的民俗活動,另外獅陣也象徵吉祥如意且具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早年基隆地區每逢大年初五開工、元宵節都會舉辦弄獅、炮獅活動,尤其孝一路崁仔頂漁市、孝二路委託行、愛三路商店街等商家密集處,店家在門口排列小火爐並點燃排炮、串炮來炮轟獅陣,鞭炮放得越多就象徵生意越是興旺,鞭炮聲響徹雲宵、煙霧瀰漫的熱鬧景象猶如今日的鹽水蜂炮。
 
文化局自九十四年起開始每年舉辦已失傳20多年的炮獅活動,來喚起基隆鄉親對於昔日炮獅的鮮明記憶。除了在地人以外,一般人很難感受到炸炮獅那種近距離的震撼力(又稱呼「燒獅」),鞭炮霹哩啪啦作響,猛往舞獅身上炸,舞獅師父沒有任何裝備,只用棉花塞耳朵,徒手舞弄傳統台灣炮獅。

Continue reading “基隆炸炮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