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隆火車站附近,昔日是蚵殼港(西定河)出海漫流之泥灘地,因鄰近海濱有不少蚵仔殼(牡蠣殼),先民們就加以利用燒成石灰做為建材,俗稱火窯仔(猜測是漳州人的說法,「火」音同「灰」)。據記載,「蚵殼港」地名之由來,有一說是相傳在今樂一路的市場位置,早年設有以蚵殼為材料,燒成石灰的窯廠,供作建材與醃醬之用,故因而得名。 Continue reading “灰窯仔”
50歲的眼淚
大學時社團的朋友吆喝來基隆快閃,我把握機會來接待,圖的是難得的機緣可以再次相聚碰面,見一次少一次,要緊緊抓住^^ Continue reading “50歲的眼淚”
麵線埕
基隆的地名有三個地方稱為「麵線埕」,後人或許有些人難以想像,在這多雨的山城會有此行業存在,以為應該是在豔陽高照的南部或是有九降風的新竹~ Continue reading “麵線埕”
2018跨年踏青迎狗年~大、二沙灣砲台人文巡禮
今日利用班會課實施「2018跨年踏青迎狗年~大、二沙灣砲台人文巡禮」,藉由踏青來團結班上氣氛、認識故鄉,讓高中生活不留白,讓黑熊班的傳統不致中斷,這也是履行暑假初接任班級時,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承諾。 Continue reading “2018跨年踏青迎狗年~大、二沙灣砲台人文巡禮”
信義區煤礦開採資料表(新修正)
懇請各位先進指教、修正,感激不盡^^ Continue reading “信義區煤礦開採資料表(新修正)”
汲水告示碑
在西14、西15號倉庫交接處的後方山邊,日治時期設海軍貯水所以便管制水源,在其左方砂岩坡面上於清光緒2年(1876)立有一高60公分,寬45公分的「汲水告示碑」,此地屬於仙洞球仔庄。 Continue reading “汲水告示碑”
串珠步道
我記得步道取這名字是因為要紀念20年前在此發現新的蝴蝶品種~「串珠蝴蝶」
典故如下^^ Continue reading “串珠步道”
李正仁
吾小輩有幸認識基隆在地前輩~感謝上天,讓我有學習的對象。
初認識李哥是在基隆鳥會,後來其從公職退休之後,就看到其在文史領域、社造運動中孜孜矻矻投入的身影,真的是令人佩服。
雖然彼此對話不多,但其對故鄉付出的身影足以令我動容,吾小輩願拾其足跡,以自身的經驗重新詮釋基隆文史,一棒接一棒,讓故鄉的故事永續流傳。
介紹給各位鄉親^^ Continue reading “李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