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以前的基隆中元祭活動有內壇、外壇之分,其中,內壇設於當地歷史頗為悠久的廟宇慶安宮,每年以神前問筶方式選出爐主,負責祭祀相關事。然因事後爐主家常有不祥,乏人受理,故於清光緒年間(約 1880 年代左右)謝集成總理時,改由苦力頭謝源發每年負責辦理並負擔經費。昭和 3年﹙1928﹚,曾有人提及應由廟方直接辦理,即由慶安宮理事負責,然無人有意願,終議定托以前辦理人謝水乞代辦,費用則由廟方支付;惟後來謝水乞推辭,因此由慶安宮理事張士文負責處理。
圍繞內壇四周者有外壇四大柱的設置,即主普、主會、主醮、主壇。基隆中元祭典進行時除內壇外,外壇四大柱亦須各設祭壇以利儀式進行,而當時主會、主醮、主壇的祭壇設置情形,相關史料較少,只知此三柱祭壇多分布在福德、新店、草店尾一帶,即後來的福德町、旭町、元町,但確切地點似不固定,甚至偶有不設祭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