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中山區

1945 遣送日僑日俘歸國

1945 遣送日僑日俘歸國  灣生離家

這段影片紀錄了1945年二戰結束後,被國民政府遣返日本的在台日人,搭火車到基隆港,準備搭船離開台灣之情景,其中有不少人是在台灣出生的「灣生」,因此這也成了「灣生離家」的真實紀錄片。

場景就在台灣的嘴巴~西二、三碼頭

對土地的熱愛是不分國籍的,那是一種鄉愁,無法割捨。

我們尊重某些族群的鄉愁,但怎可叫我們忘記自己的故鄉去懷念不相干、遙遠的國度?

Continue reading “1945 遣送日僑日俘歸國”

西16碼頭的切腹故事

從時代故事中,看到一種態度。
 
編按:1982年至1992年,為因應貨櫃運輸時代的來臨,碼頭以改建及增建貨櫃碼頭為主。
 
…1945年,台灣歸屬中華民國,續設基隆港務局,隸屬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 港務局改組時以打撈港內一百多艘沉船及復建碼頭、橋樑、船渠、船塢、運河、防波堤、修理場及倉庫等原有設施為主,1953年以後才開始增設港埠設施,如增建西29、30號碼頭、漁港區突堤碼頭、興建通棧倉庫等,並填築大沙灣海水浴場以興建船渠。

Continue reading “西16碼頭的切腹故事”

基隆偉士基地

這個有特色的車,騎起來特別有韻味^^

或許瀟洒哥兒們騎的不是速度,是一種fu~是一種載著心愛的人,四處兜風的幸福感,就有如電影《羅馬假期》 ( Roman Holiday )裡般的浪漫

而這個基地,改天說不定會如這新聞「在一個不起眼的農場當中,發現了50年前價值5.8億的最奢華的寶藏。」引起大家的收藏慾望,而群聚於此朝聖^^

就等著那一天來臨吧!

Continue reading “基隆偉士基地”

外木山大草鞋

幾百年前的外木山漁民和琉球漁民的漁區重疊,時而會因為漁獲發生衝突,外木山漁民還因此殺了一位琉球人,琉球人為了報仇,製作大草鞋隨海水漂流到台灣,漁民見到漂流而至的大草鞋,還以為北方有巨人,也想出一種威嚇方式,由擅長編織草鞋的婦女,合力編出一隻大草鞋,利用洋流將大草鞋漂流到琉球去,讓琉球漁民以為外木山有穿大草鞋的巨人,不敢再靠近基隆海域捕魚,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研究外木山歷史的鄭俊彬說,草鞋是漁民在船上作業的重要配備,一方面草鞋在濕滑的船板上有防滑的功能,另一方面材料不要錢,壞了再編就有,所以漁家婦女都有一手為男子編草鞋的好本領。

隨著當地漁業蕭條,外木山的「草鞋文化」也日漸式微,當地文史工作者期盼凝聚居民共識,傳承發揚這項傳統技藝,為打造草鞋社區而努力,進而創造文化產值。

外木山文史工作者高旗表示,草鞋是外木山地區的一大特色,供捕魚、採集海菜之用的草鞋成了時代產物,但許多以做草鞋為業的居民,因時空轉變或後繼無人而紛紛轉業,目前外木山僅存幾位年長者還在編草鞋,只不過以前是為了討生活,現在編草鞋則是打發時間。

七十二歲的高罔,在外木山土生土長,打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編草鞋。高罔說,早期漁民出海捕魚、婦女到海邊採集海菜,都得穿草鞋止滑,編草鞋在當時幾乎是婦女一定要會的技藝,隨著漁業蕭條,草鞋生意大不如前,過去草鞋是用來止滑,現在則多用來做裝飾品。

Continue reading “外木山大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