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基隆ㄟ文史

基隆的溫州人

溫州人與台灣之關係,由來已久。清末民初台灣在甲午中日戰後,《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其時已有溫台經貿活動,但僅為民間個別交易;日治時期溫州人,不虞困苦艱難,引朋呼友,群來台灣基隆,從事勞力謀生,到金瓜石採礦打工,幾近2500人。溫州籍工人來金瓜石開礦主要是集中在民國二十年至廿四年,也就是昭和六年到昭和十年之間。

在簡萬火的《基隆誌》有記載:
…數年來,殆中國內亂,大受擾攘之不況,村民互相移居於此處,如溫州人勞働者,自數年來,渡臺者激増,現基隆方面,約有一萬餘人之多。蓋溫州人勞働者,因其生活程度頗低,比之本島人,雖其工資較减三成,然以天性忍苦耐勞,又兼儉朴……

(簡萬火,《基隆誌》(基隆:新高新報社,1931),頁 149。)

這是由於日治時期臺灣產業長期存在勞力不足的問題,工資遠高於中國,造成許多中國工人來臺。引文中所說的一萬餘人之多,包含了基隆鄰近街庄如瑞芳等地,因基隆的港務以及週邊的煤礦場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工人,因為這類工作只需要勞力,再加上中國工人因工資較低,雇主相較之下喜歡任用。因此當中國處於戰亂的情況下,基隆港與中國商業貿易又相當密切,使得中國人選擇到基隆謀生,吸引許多人口的移入。

現今於基隆港十四號碼頭相向之山腰上有一地名「溫州寮」,屬仁正里。日治時期此碼頭為煤炭之專用裝卸碼頭,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乘參戰國軍需之殷,大肆發展經濟,臺灣亦隨之景氣暴好,勞工缺乏,故招募大陸工人,招引而來做粗重的挑煤工者,大多為溫州人,為安定其生活及防止工人流動,擇在與碼頭相向處興建工寮。

另在九份亦留下有兩個地方叫工夫寮的地名,一個是在崙仔頂大樹旁,另一個在八號坪旁。工夫寮是做工的人住的地方,住的有福州人也有溫州人,都是單身,因為沒有技術,所以做挑土的工作,現在這些人都不在了。

抗日時期,溫台兩地隔絕,貧病殤難喪生者數百人,現在位於瑞芳金瓜石的金泉寺尚有殘破遺骨206人,溫州同鄉會特於2002年9月立碑安葬,每年秋季祭祀,以慰鄉靈。

抗戰期間,日人南侵,破壞海運,但溫台間仍有帆船通航及漁撈作業;1945年台灣光復,溫州地區為最早來台貿易之船隊,頗為昌盛。基隆港區碼頭,滿泊溫籍帆船,市區出現多家溫籍店舖,基隆有一家老報關行「合記公」,老闆就是溫州人。而更多的是擔任碼頭搬運勞工,幾近萬人,鄉音處處可聞,基隆政界聞人劉文雄,祖籍就是浙江溫州。

Continue reading “基隆的溫州人”

天神町街景

↑網友阿KEN提供

藏品編號: 00241576    基隆天神町與天滿橋
原題名爲:「臺灣基隆」。發行者不詳,明信片上原有文字「基隆市天神町的一部份被稱印山町,因爲是印山剛順開發並帶領移民的公共住宅區,另有「昭和十一年一月廿三日基隆要塞司令部許可」,發行時間約在1936年。

印山剛順,生於1874年,來臺後曾任陸軍步兵軍曹、臺北辨務署勤務、總督府鐵道部勤務、明治製糖會社庶務係長等職務,天神町區長。

圖片所見的印山町戰後屬於劉銘傳路,而木橋在戰前被稱爲天滿橋,戰後更名爲尙智橋(舊志作上智橋) ,連接劉銘傳與義六路,長28.3公尺,寬4.5公尺。

橋邊的白色建築是日治時期劇場聞人古矢庄治郎經營的世界館,館內除放映電影外,還有撞球、遊戲設施提供市民消費娛樂。

當時基隆其它三大劇場分別是位於高砂町的新聲館、玉田町的中央劇場、日新町的基隆劇場。

沿著運河道路中央兩條平行的線條是輕便線鐵道。

從一張照片可以看到「世界館」、「高等小學校」、「劉銘傳路街景」、「船澳」的一部分,還有橫跨田寮河的「天滿橋」,實在是非常珍貴的照片。

感謝網友阿KEN提供,感恩。

Continue reading “天神町街景”

流動基隆

基隆區域的特殊性,具有海洋的「移動」(mobility)性格,來去之間,「流動」(flow)頻繁。

「流動」,做為基隆的特徵,是因基隆作為輻輳,在歷史軌跡上,往往在短短數年間,人口暴增現象,而臺灣某些內陸區域,人口是相對穩定;相較之下,基隆人口的消長,有時非自然生育與死亡關係,而是移入與移出的大幅變動所致,如 1895、1945、1949 等歷史接點的轉折。

在論文「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以《詩報》為探討對象   柯喬文」上如此說著。

Continue reading “流動基隆”

基隆地理上的嶺─(4)牛稠嶺

碧砂漁港旁的山嶺,過去因山上有人放養牛隻,故名牛稠嶺。

現在可由新豐街開車上山嶺,嶺上曾有果園,自民國69年起陸續建造完成太平洋社區、國泰花園新城、海洋芳庭等公寓住宅。

而位於八斗國中後山的牛稠嶺砲臺,1904年12月動工,前清貢生莊錫茲曾參與建築,次年5月竣工。

基隆地理上的嶺─(3)圓窗嶺

圓窗嶺在今培德工家和美上美電子公司所位於的山嶺。

此山嶺當地人稱為圓仔湯嶺,附會一段神仙老翁賣湯圓的民間傳說,後來被雅化為圓窗嶺。

在<基隆竹枝詞>中有:「員窗嶺上古傳揚,摶土仙家賣粿湯,顧客三文爭一飽,欺盲都是乏天良。」可以佐證這一傳說。

見昭和十六(民國 30.1941)年 2 月《詩報》第 241 號,頁 21。

基隆地理上的嶺─(2)佛祖嶺

佛祖嶺,臺灣基隆市地名,主要在安樂區干城里一帶,1988年之前為安樂區、七堵區的交界山嶺。

當地有一建於1876年的古剎~慈雲寺,祀觀音佛祖,俗稱「佛祖廟」,故該山坡一帶稱『佛祖嶺』。

清代台灣巡撫劉銘傳治理時首建縱貫鐵路,即經由佛祖嶺,轉入獅球嶺隧道。

基隆地理上的嶺─(1)獅球嶺

「獅球嶺」一名,是因為過去此山形狀像獅子,而此山下原本有一個圓弧狀山頂的小丘,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獅子玩球,因此得名(不過因住宅與高速公路相繼開發,此景已不復存)。舊時是通往台北的屏障,有古道通往山下基隆河邊的渡船口~港口。

其上有獅球嶺砲台為清軍所建,與基隆市其他砲台共同發揮防禦功用,在中法戰爭中,唯一沒有被法軍攻下的就是獅球嶺砲台。獅球嶺砲台位於基隆港南方,是港區最內陸、地勢最高的砲台,標高150公尺,亦是基隆港的最後攻防線。

據考是劉銘傳聘英國工程師所建造,其中最重要的砲座呈現半圓形,砲口朝向基隆港區,因地處內陸,因此這裡的砲台屬於小型砲台。此處雖小,但建築卻也精緻堅實,這裡的城牆也較其他砲台為厚,幾可抵抗敵軍砲彈,尤其是指揮所內的石壁,厚度幾乎達到一公尺,因此在歷經一百多年的時間仍無太大損毀。獅球嶺的大砲現已不知去向,只留下砲盤供人想像。
  
此處可俯瞰整個基隆市區,遠方的海景亦可盡入眼底,最遠時還可看見基隆嶼,能夠有效掌握整個基隆港情勢。因為它易守難攻,因此雖遭外強多次攻擊,卻始終能化險為夷;後來才在乙未戰爭中敗於日軍之手,為獅球嶺砲台的不敗之史畫下句點。

Continue reading “基隆地理上的嶺─(1)獅球嶺”

西皮與福祿之爭外傳~蚵殼港與田寮港之爭

每當迎斗燈時,得意堂十組總是會在忠一路的旭川橋下,讓聚樂社一組先行通過,因為過了此橋就是進入福祿派,而這擦身而過不免…

反過來當迎斗燈隊伍來到忠四路,旭川河上的快速道路橋下時,聚樂社一組也會讓得意堂十組先行過橋,回到所屬地西皮派。


以下引用「基隆西皮與福祿之爭外傳-蚵殼港與田寮港之爭」,可以一窺當時鬥爭激烈情況

Continue reading “西皮與福祿之爭外傳~蚵殼港與田寮港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