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寮」名稱之由來
田寮港原指田寮河,漳州人稱河為港,因兩岸大都以田園、寮舍等景觀為主,故名田寮港。後亦引申為包括田寮河流域所流經的空間地域,此空間地域在清同治年間由漢人所建立的聚落以此為名,稱為「田寮港庄」。在清末日治初期1895年時共有126戶、646人。由於此地區的行政區域有所變動,因此我們仍用田寮港做為此空間地域的代表名稱。
(二)、發源地之所在
田寮港發源於槓仔寮一帶,在今信義國中的東北側山谷,俗稱「田寮港頭」。本區舊產煤礦。淡水廳志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田寮港:周圍三里,距離雞籠三里,海口一里,凡十六洞,現開十,閉歇六」。此外,如果我們再根據1884年,由法國人在< L’Expedition Francaise de Formose>一書上所測繪縮尺為1/15000的「KELUNG」一圖來配合1876年英國人 Y.Prian A.G.Bridge所著的<在福爾摩沙的一次旅行(AnExlursion in Formosa)>中所記載的內容,可以讓我們窺究出許多早年我們不曾知道的田寮河歷史圖像:
〞在一座高山腳子,山側遠處有一個黑色的礦坑口。一群螞蟻潮似的礦工與搬夫,熙熙攘攘地進出;那兒也座落著一間小茶店,農家茅屋與一間鐵匠店。在這些之上有一處光滑多草 的山丘,頂峰非常開闊。一片優雅的綠草地居處於鄰近山丘 的濃密植物裡,增添這塊風景的美麗。前面的村子有條小溪 (即是目前田寮河的前身),溪上鋪有一條簡易的木板當橋,搬夫荷著重物走過時會頭暈。一些大水牛在山谷裡吃草,綠色草地上有豬與羊群在啃樹叢。一處竹林地搖曳著濃密的樣子,對面有等高的林投叢樹籬,圍繞在村子的房舍之前。眼前村子之後的綠色山丘,有一條路回基隆城;天氣漸熱,正好提醒我們該節省時間。從一處高地,我們俯瞰了遠方的山峰,以及山谷裡生長的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