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愛哭の黑熊

關於基隆地方文史,你知道了、踏查過了,就會永遠忘不,這樣故鄉的故事就得以流傳…

22:全台No.1現存最巨碩的真實古砲-役政公園內的清代古砲

22:全台No.1現存最巨碩的真實古砲-役政公園內的清代古砲

基隆市役政公園所放置的阿姆斯拖朗砲,是基隆各砲台區所存留唯一的真砲。清光緒十二年,經劉銘傳上奏朝廷獲准,由英商怡和洋行引進在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以層層套箍式方法,由阿姆斯托朗(William Armstrong)製造的阿姆斯托朗新式後膛鋼砲運抵台灣,引進台灣的該型巨砲共有31尊,分別配置在新建砲台上,如四大港口:雞籠—「海門天險」、滬尾—「北門鎖鑰」、安平—「億載金城」、「中流砥柱」與打狗(旗後)—「威鎮南天」,還有澎湖—「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澎湖媽宮港—「天南鎖鑰」等。其中基隆據說原有九尊,分別置放於社寮島砲台、頂石閣砲台與二砂灣砲台。 Continue reading “22:全台No.1現存最巨碩的真實古砲-役政公園內的清代古砲”

23:全台No.1水族館-基隆水族館

23:全台No.1水族館-基隆水族館

昭和10年〈1935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台灣總督府舉辦「台灣博覽會」。

當時基隆為台灣對外最重要的門戶,為了配合「台灣博覽會」的一鄉一特色,而在基隆港及車站設有大規模的迎賓服務設施之外,也呼應當時地方人士的要求(長久以來基隆地區即有意興建水族館,因此即使不開博覽會,基隆官民也有意設置,所以會期結束後,水族館即變成常置機構。),在位於基隆市入船町四丁目〈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旁,約在今東8號碼頭停車場〉,由基隆勸業協會經營,博覽會結束後,水族館仍繼續營業。

按:「基隆市大事記,p47」記載,1935.8.1  基隆水族館舉行開館儀式。 Continue reading “23:全台No.1水族館-基隆水族館”

24:全台No.1現代化水庫-西勢水庫

24:全台No.1現代化水庫-西勢水庫

西勢水庫(又名「暖暖水庫」、「基隆水道儲水池」,一般人又稱之為「大埤」)位在基隆市暖暖區,即基隆河上游支流西勢坑溪,東鄰東勢坑溪集水區,西至基隆市七堵區區界,南達台北縣平溪鄉鄉界,為公共給水之單一目標水庫。 Continue reading “24:全台No.1現代化水庫-西勢水庫”

26:全台No.1「平民化」圖書館-石坂文庫

26:全台No.1「平民化」圖書館-石坂文庫

日治時期,旅台逾四十載的日本群馬縣人石坂莊作(1870-1940,號圖南),一生的心力全奉獻 給台灣。除了於1903年創辦全台第一所私立職業學校(基隆夜學校)外,另一項最為人稱頌的是,於1909年10月1日(明治42年)在基隆市義重橋畔(今之基隆文化中心義一路側門右前方,台灣銀行左側)設立全台第一座現代化與平民化的圖書館─石坂文庫,為開啟台灣現代圖書館事業的先河,比日本官方所開辦的「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還早六年。 Continue reading “26:全台No.1「平民化」圖書館-石坂文庫”

27:全台No.1書法團體-基隆市書道會

27:全台No.1書法團體-基隆市書道會

中國的書法藝術,自民國成立以來,卻在台灣大放異彩,遠遠超過中國大陸的發展。特別是1930至 1940年代間,全台各地的書法社團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雖說最早的組織是1929年、由已故書法泰斗曹秋圃創立的「澹廬書會」,不過僅止於以個人為首的 書法講習會,並非集合眾書法家所組成的「地域性」的書法團體,因此基隆書法團體便因應而生,且其書法活動最熱絡,居全台之冠。 Continue reading “27:全台No.1書法團體-基隆市書道會”

28:全台No.1謎學會-基隆市謎學研究會

28:全台No.1謎學會-基隆市謎學研究會

這是第一個政府登記立案的謎學會社團,由陳兆康與羅慶雲、陳祖舜、胡雲鶴、陳彥宇、劉宗等人,於 1963年6月23日發起成立「基隆市謎學研究會」,由羅慶雲擔任首任理事長,後連任至第十六屆,任期長達三十二年之久,因年事已高,故在成立三十三週年 的紀念大會上,將理事長一職讓賢給市議員張芳麗女士,後因會務停頓,漸同虛設。 Continue reading “28:全台No.1謎學會-基隆市謎學研究會”

29:全台No.1中元普度祭典-雞籠中元祭

29:全台No.1中元普度祭典-雞籠中元祭

基隆之有中元祭,緣起於咸豐元年(1851)八月之漳泉械鬥,橫死者甚多, 報仇尋釁將起之際,漳泉有識人士出面調停,再次械鬥之舉終於戢止,代 之以字姓輪值超度沈淪,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 陋習,行之既久,士庶咸安已有160年。 Continue reading “29:全台No.1中元普度祭典-雞籠中元祭”

30:全台No.1詩人大會-顏雲年在基隆舉辦全台擊缽詩會

30:全台No.1詩人大會-顏雲年在基隆舉辦全台擊缽詩會

由於基隆礦業發達,除了清代就開始探採的煤礦,金瓜石一帶更發現了金礦,使得許多外來人口聚集,採 礦淘金,在此謀生。本地富商顏雲年更是因為礦業而成為鉅富,喜好詩文,風雅高尚的他,就成為基隆文壇最重要的推手。他資助台北瀛社,創立基隆本地詩社,鼓 吹詩風,影響十分巨大。 Continue reading “30:全台No.1詩人大會-顏雲年在基隆舉辦全台擊缽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