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有幸在其未停業之前有路過場區,依稀記得文章所述的場景,謹以此文紀錄以待來者。 Continue reading “北火小歷史”
不厭亭
時序進入深秋,新北市水、金、九地區滿山遍野的芒花「白了頭」如霜似雪隨風搖曳,有「寂寞公路」之稱的102線公路蜿蜒於雲霧繚繞之中,其中位於九份與雙溪交界有台北小武嶺之稱的「不厭亭」更是賞芒絕佳景點。
你來過了嗎? Continue reading “不厭亭”
探索未知就是壯遊
50心情徬徨
探索未知就是壯遊~在某篇文章看到這一句大剌剌的字眼,心想那我這即將要退休,想要去探索這世界的老頭,這算是壯遊嘛??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未知就是壯遊”
基隆崇基書院再現
基隆文風不盛其來有自,物產不豐導致城市經濟規模不大應是首要,好不容易稍有雛型,卻碰上乙未割台…
現今若能將每年祭典的花費留取部份栽培子孫,應該是一個聰明的投資。
但誰在意這投資未來的公共議題呢?崇拜鬼神、奉祀祖先還是比較重要滴… Continue reading “基隆崇基書院再現”
感想:不會「過生活」如何做品牌
讀完此篇感覺是蠻貼切的,我們常有此缺失而不自覺,當然因為不自覺而不以為是個問題,就這樣形塑成一個「品牌印象」,自由自在的過生活而不知外界看我們的眼光。
我個人經驗也是感覺有些人蠻無趣的,專業方面不予評論,但觀其休閒生活實在是單調乏味,雖說人鐘鼎山林各有其志,但會「過生活」,某方面也會回饋到專業領域,尤其現在是「跨領域」時代,各領域的交流常會碰出新的火花、新的點子。 Continue reading “感想:不會「過生活」如何做品牌”
對土地覺醒的案例
以我個人踏查訪談的經驗來說,對於雙腳所踏的土地、安身立命之處,太多人茫茫渺渺不知原貌,能像謝女士這樣覺醒的過程不能說沒有,但畢竟少數,像我也是從重編修祖譜開始,才開始認識故鄉。
隨著親人逐漸的消逝,曾經駐躅嬉遊的村里逐漸改變原貌,我心裡頓時興起想要抓住什麼的念頭…
不是要指責或控訴什麼,這牽扯到民族性與個人的選擇,也不好說什麼,只是扼腕社會上有此病症。不認識就不會滋生情感予以保護與傳承,我是這樣地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