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又幾年,不知還要等幾年?這也是基隆讓人不快樂的原因,做事很慢,什麼都沒錢,都要向上面伸手要,然後又過了好幾年…
小市民只想說:「什麼時候可以給我一條單車道?」「什麼時候基隆可以拿第一?」
***
《五堵舊隧道再利用》基隆到淡水 可望鐵馬樂 2008.08.09
幾年又幾年,不知還要等幾年?這也是基隆讓人不快樂的原因,做事很慢,什麼都沒錢,都要向上面伸手要,然後又過了好幾年…
小市民只想說:「什麼時候可以給我一條單車道?」「什麼時候基隆可以拿第一?」
***
《五堵舊隧道再利用》基隆到淡水 可望鐵馬樂 2008.08.09
(六) 天臺宗
天臺宗是明治 42 年(1909)4 月由森本憲章開始傳入,初是在臺北市外三板橋庄,大正 2 年(1913)7 月遷移到下崁庄。
而天臺宗基隆布教所是總寺院(本山)延曆寺的所屬,明治 43 年(1910)8 月由總寺院所派遣的傳教師中澤慈愍開教,當初是視察兼傳教,明治 45 年(1912)6 月向臺灣總督府申請設立基隆布教所獲得通過,並在有志者的捐助下,在石硬港庄千人塚處新建布教所-忠靈殿(堂),每年 4月 30 日舉行大祭以慰亡魂。
大正 9 年(1920)建寺,名為法王寺。
光復初期過後,就陸陸續續有客家移民,在各行各業打拚。有人在礦場工作,有人在港務局、台鐵、或開設藥房。說到西藥房,在基隆你會發現,大多西藥房都是客家人開的,而且店名也大多有個「永」字。
這個北台灣的港都,外界很難把它跟客家聯想在一起。根據客委會的調查資料,基隆市的客家人,大約只有一成四左右,分布得既廣且散,在福佬人為主的社區裡,並不好找。
欲知詳細情況,請看~基隆客家足跡
基隆愛憐園於公元一九三五年(日昭和十年),由基隆地區熱心兒童保護之人士籌集基金所創辦。嗣後因贊助者逐漸增加,改為會員組織,辦理免費托兒及其他兒童保護事業。
阿班嶺在基隆市瑪西里瑪陵國小瑪西分班北側,應是根據平埔族社名音譯而得名,現已不知其意。
日治時,因採煤盛行而人口漸多,礦寮集中,為瑪陵坑西勢最大的聚落,曾盛極一時,乃改名為西勢內寮。
「台灣航空決戰」一書中
…1945/1/9再次派出39架轟炸基隆港,但戰果無法確認
之後都改由駐在菲律賓的第五航空軍執行轟炸台灣任務,輪流派遣B24、B25、A20等轟炸機攻擊…
…杜披雲出生於1927年,台灣基隆八斗子人…日治時代末年美軍轟炸台灣,轟炸群機從海平面突然出現的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