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基隆ㄟ文史

八中社區踏查(三)

這篇踏查大抵以地下道出入口往基隆方向為主要範圍,在「頂宿舍」、「下宿舍」之間再穿插一新聚落,特別將此區分割,據云此區住戶是以隨國軍來台轉服鐵道役的老兵為主,生活方式與「頂宿舍」的客家風情,「下宿舍」的閩南風俗稍有不同。但此說還要在詳細考證,另外這裡的房舍明顯比「頂宿舍」的集體性,更顯得無章法。

八中社區土地產權分屬於鐵路局、市政府、台灣農工公司、中台煤礦。市府已委託顧問公司進行區段徵收的可行性評估,希望將雜亂無章的八中社區改頭換面。顧問公司評估,八中社區位在基隆河畔,是暖暖入口門戶,未來強化交通轉運機能,重塑地區門戶意象,可打造成為水岸住宅。

據說有規劃兩條12米道路,但環視、走遍整個社區,真不曉得是如何規畫?還是要看實際都市計劃圖吧!

↑未來八中社區的願景   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

Continue reading “八中社區踏查(三)”

八中社區踏查(二)

在中山高八堵交流道旁的空軍油庫軍營至尚仁國小地區,是當時中台煤礦的礦坑區,稱為「炭寮」,又稱「上腳寮」,此礦為基隆顏家所有,曾是台灣煤礦產量規模第4大的礦場。中台煤礦於昭和17(1942)在此開設石黎坑,也曾舖設運炭的輕便車路到八堵車站,就是現今的八德橋(早期為木橋),橋附近為炭寮工人或較早移居而來的福佬人所居住,戰後稱為「下宿舍」。 

今天就是來「下宿舍」走走看看…

相對於「頂宿舍」,這裡屋舍格局方位較無章法,建材也呈現多樣,紅磚瓦厝較多。且整區沒看到土地公祠,呼應了此區是新移民聚集地的特性。只見在八德路旁的尚仁橋頭附近,蓋有一「石黎坑土地公」…

…「石黎坑土地公」,石刻小神尊奉祀於劉銘傳隧道南口。1944年,日軍徵收該地區土地建軍用油料庫,該尊土地公便跟隨居民林朝勇等遷出。先安置於今「八德社區」即七堵區八德里的八德路旁。1961年,因開闢「麥帥公路」,再度與當地的土地公石碑同時遷建於基隆河邊現址。這尊約八寸高的石刻土地公小神尊,如今已成為本區僅存國寶級的「老土地爺爺」矣。

Continue reading “八中社區踏查(二)”

市定古蹟校官眷舍快塌了

報載基隆市定古蹟「日治時期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快塌了,此處靠近基隆中正路公車處旁,是二幢屋齡高達八十幾年的日式宿舍建築。台灣光復後,周圍闢建成「建實新村」,是國軍所屬校官的軍事宿舍區域。
 
原先國防部預定將眷村拆除,2006年12月7日基隆市政府通過「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暨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審議,正式公告將「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定為市定古蹟,免除了被處分的命運。本官舍格局為獨棟日式宿舍建築。外觀為因應基隆地區多雨的地理環境,大幅增加特殊的設計,如超過兩尺的雨庇、高達15cm的門檻,和開口超大的排水溝等,相當具有基隆地方建築特色及軍事宿舍格局的歷史價值。
 
此校官眷舍為基隆軍事要塞整體發展脈絡之一部份,特具地方性之歷史與文化價值。市府計畫在2015年中讓不遠處的「基隆要塞司令部」變身為「砲台博物館」,少了此眷舍建物,不免讓人遺憾。而在此校官眷舍後方的空地,有「大沙灣石圍遺構」的歷史遺跡,是在清法戰爭之前的軍事防禦工事。 試想日式宿舍是一種特殊歷史下的空間產物,日益稀少,難道不值得保存?

Continue reading “市定古蹟校官眷舍快塌了”

基隆沿海水下遺址

如果能開發,當夏季來臨,基隆會很熱鬧阿~
 
基隆近海的日治時期沉船,當年在港區內沉沒的都已打撈重新再利用,但在基隆嶼附近是否都有打撈上岸?如能重啟調查,能有一、二個重大發現,想必會讓人很興奮^^
 
只是這樣要花不少錢,市政府有遠光與魄力嗎?因為有可能什麼都找不到,尤其找不到對的人來做此事,只是白白浪費了一個契機…

Continue reading “基隆沿海水下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