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全台No:1北上、南下不同的火車站
(番外):全台No:1北上、南下不同的火車站
具百年歷史的七堵火車(前)站,也是全台唯一北上、南下要在不同地方搭車的火車站即將走入歷史,從二十一日起,所有乘客皆統一從七堵新站上車。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北上、南下不同的火車站”
(番外):全台No:1半地下化車站~基隆火車站
(番外):全台No:1台灣首屆五四學生運動
(番外):全台No:1台灣首屆五四學生運動
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台灣各地舉辦紀念「五四學生運動」的活動。
雨 港基隆的水產、家政女校、商業專修、女中和基隆中學等校學生,也在三青團的幕後支持下(如是暗指鍾浩東校長在來基隆中學任職前,原本還是三民主義青年團主 任,也是國民黨黨員。但時間點不對,故此句話應是暗指周金波先生),在基隆女中操場舉行「五四運動在台灣」紀念大會。會後,與會的學生又上街遊行,一路高 喊口號「反對貪官污吏」和「爭取自由」,並由教官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及「我們在苦難中長大」等歌曲。當遊行隊伍從鬧區走到郊外時,突然有槍聲響起;然 後,當地警察與特務就在隊伍中毆打並逮捕學生。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台灣首屆五四學生運動”
(番外):全台No:1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番外):全台No:1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基隆船渠株式會社於大正町
大正5年(1916),木村久太郎(礦業家)在基隆創設「木村鐵工所」,從事修造糖機、礦機,大正6年(1917),木村組礦業株式會社設立,近江時五郎擔任專務取締役的職務。同年,木村久太郎移資北去,近江時五郎便繼任社長,屬於大倉組管轄。大正7年(1918)開始建造船塢於大正町(今之牛稠港)修理浮橋與船舶。大正11年(1922),近江創立基隆船渠株式會社。
按:「基隆大事記,P30」記載,1919.6.1 基隆船塢股份有限公司開業。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番外):全台No:1基隆夜學會
(番外):全台No:1基隆夜學會
基隆夜學會
說起「基隆夜學會」就要提到日本人「石坂莊作」這號人物,他於明治 32 年( 1899 ) 11 月遷居於基隆,鑑於: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基隆夜學會”
(番外):全台No:1基隆信用組合
基隆一信目前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信用合作社,前身係「基隆產業組合」,由日人近江時五郎等發起組織,於民國前一年十二月七日假基隆公會堂(即今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召開創立總會,出席社員二十一名,會中通過章程、選出理監事進行設立工作;並於翌年二月一日於富貴街(今義二路)開幕營業。
按:「基隆大事記,P200」記載,1961.12.16 本市第一信用合作社創立50週年紀念,今集會慶祝。(證實上述歷史)
民國三年,依日治當局頒行「台灣產業組合法」改組為信用組織,乃更名「基隆信用組合」;不僅為基隆 市合作事業組織之濫觴,更為台灣信用合作事業之先驅(民國前二年間,台北信用組合開始籌組,翌年正式創社;接著基隆信用組合誕生)。至此,本社業務蓬勃發 展,為因應業務需求,旋於民國四年七月十一日,喬遷至哨船頭地區(即今本社現址)擴大營業。

光復後,因戰亂破壞之故,本社業務一度陷於完全停頓之困境,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本社總社社屋甚遭盟 機轟炸,情況艱鉅,及至民國三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召開改組總會,依據台灣行政官署公佈「台灣省原有合作組織整理施行細則」,制定通過章程,並奉命合併前「庶 民信用組合」,定名「保證責任基隆市信用合作社」,本社於焉辦理清算日股及戰後復建工作。
民國三十六年復奉命更名為「保證責任基隆市第一信用合作社」,自此社務始依我國組織體制步入經營正軌;民國六十六年營建本社總社八層大樓,是為現今營業之現址,民國九十四年復依合作社法更名為「有限責任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
(番外):全台No:1基隆婦人會
(番外):全台No:1基隆婦人會
「基隆婦人會」,這是石坂莊作的主張 ── 尊重女性、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在石坂莊作的著作《御賜之餘香》(1926 年 3 月,頁 90-110 )有詳細記載其成立之經緯、活動等。
在1919年11月設立的婦人會(相當於現今之「婦女會」),提倡婦女勵行「三一政策」,亦即發揚「親切第一、清潔第一、勤儉第一」的美德。其目的是針對慈善活動之舉辦以及婦人們的親睦程度、教養之提升,石坂希望提高婦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而設立此臺灣最早婦人會,意義是非凡的。
按:「基隆大事記,P30」記載,1919.11.30 基隆婦女會成立。
按:「基隆大事記,P17」記載,1902.2 基隆佛教婦女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