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本市No.1高速公路—麥帥公路
麥克阿瑟公路可說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等級的公路,規劃時叫作北基二路、北基新路,通車後定名為麥克阿瑟公路,簡稱麥帥公路。 Continue reading “(番外):本市No.1高速公路—麥帥公路”
關於基隆地方文史,你知道了、踏查過了,就會永遠忘不,這樣故鄉的故事就得以流傳…
(番外):本市No.1高速公路—麥帥公路
麥克阿瑟公路可說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等級的公路,規劃時叫作北基二路、北基新路,通車後定名為麥克阿瑟公路,簡稱麥帥公路。 Continue reading “(番外):本市No.1高速公路—麥帥公路”
(番外):全台No:1三軍除役武器裝備公園~役政公園
全國第一座結合陸海空三軍除役武器裝備的役政公園,座落於基隆市中正公園通往二沙灣砲台路旁,除了可以看到身經百戰彈痕累累的百年古砲之外,還可以看到很多現代化的戰爭武器。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三軍除役武器裝備公園~役政公園”
(番外):全台No:1公演皇民話劇~高砂劇場
基隆的高砂劇場原屬「德勝社歌仔劇團」,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運動時,日本人為加強對台的文化嵌 制,於戲劇演出方面建立劇本審查制度,並積極取締禁止歌仔戲、舊劇、音樂等民間藝術的娛樂,轉而演出皇民化劇。1937年9月聘任在臺的日本新派演員橘憲 正編導皇民化劇(愛國劇),上演《一死報國》、《母性愛》等劇,由歌仔劇團臺籍演員以台語演出,演出後甚受日本官方讚許,遂成為皇民化劇的示範,亦為全台第一個公演皇民話劇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公演皇民話劇~高砂劇場”
(番外):全台No:1水產養殖研究機構~水產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位在和一路199號,西側緊連中船公司。日冶時代,臺灣各地相繼設立各種漁業試驗所,昭和4年(1929),總督府合併基隆鰹節試驗工場(位於八尺門)、台南市上鯤鯓鹹水養殖試驗場、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及凌海丸試驗船成立 『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並在基隆及臺南設支場,分別職掌漁撈、製造、海洋之試驗調查與鹹淡水養殖試驗,是台灣最早設立的水產養殖暨學術研究機構。昭和8年(1933) 改基隆支場為本場,擴大編製,設漁撈、製造、海洋調查、養殖及總務五部。隸屬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地點設於「基隆舊漁會大樓」(這有問題,因為1935水產館才完工)(另有資料說是在社寮島。胡興華,1996)。昭和16年(1941),改 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設漁撈、 海洋、水產加工、養殖及總務等四科一課,轄有台南、高雄兩支所。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台No:1水產養殖研究機構~水產試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