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友人探訪以神往已久的秘境~石碇千島湖^^
因為沒去過,又擔心會車問題,想騎機車前往又嫌遠,真是人老只剩一張嘴,故就這麼耽擱下來~(窘)
一大早國道五照樣塞車,幾經波折,終經由坪林交流道再轉往北宜公路旁的永安社區;回程則是規劃經由北47縣道再轉石碇交流道回老巢,完成一O形路線。
↑漂亮的山形
今天和友人探訪以神往已久的秘境~石碇千島湖^^
因為沒去過,又擔心會車問題,想騎機車前往又嫌遠,真是人老只剩一張嘴,故就這麼耽擱下來~(窘)
一大早國道五照樣塞車,幾經波折,終經由坪林交流道再轉往北宜公路旁的永安社區;回程則是規劃經由北47縣道再轉石碇交流道回老巢,完成一O形路線。
↑漂亮的山形
難得一日悠閒,與友人相約探訪「蘭陽五岳」的~鷹子嶺
這次選擇經由雙溪到闊瀨的山路,來享受台灣低海拔茂密森林的芬多精,看著層層山巒與清澈透綠的溪水,身心都融化了,堪稱是台灣版的大河戀^^
黑熊出沒牛稠嶺砲台
今日初探,視其規模大小與軍事目的,猜測應是太平洋戰爭末期,日人為了防止美軍轟炸而建立的高射砲陣地,與旭丘砲台應是同一時期 Continue reading “牛稠嶺砲台”
六堵險圳
六堵平原一帶,在明朝末葉前為一荒蕪之地,除少數平埔族足跡外,無人在此開墾。根據八堵番契中記載,乾隆三十五年期間(西元1770年)基隆河中流段從暖暖到汐止一帶,有金包里社、大圭籠社、三貂社等平埔舊社在此活動,並有漢人蕭秉忠等向此三番社,承租土地開發,此時就有漢人聚落成庄、即八堵庄。大約到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泉州安溪縣余氏先賢帶領子弟渡海來台,到達六堵定居開墾,余氏先賢分為頂圳余、下圳余,同族不同系。頂圳余以土地公田(今工建西路)為開發基礎,後逐漸向基隆河擴大農地面積,極需增開水源,經踏勘測定,發現可由草濫拔西猴溪引用水源,因工程艱困,需要有專才工作經驗,乃由先賢專家許氏承擔該水源之水圳開鑿工程,由草濫引導水源。
七堵的懿園
位於明德國中後方,入口可見一牌坊,是基隆不多見的建築
所有者是北部礦業鉅子李建興之母白太夫人之墓
據云因為開鑿鐵路地下道(早期通往七堵後火車站),煞到風水,所以可能只留衣冠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