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基隆ㄟ文史

光尊寺佛教團體及其事業(4)~《光乃園》雜誌

除了開宗教道德有關的演講會之外,另成立光園社發行《光乃園》雜誌,以及設立免費住宿所-「光園寮」。

發行《光乃園》雜誌

文書傳道向為真宗本願寺派佈教的方法,大正 2 年(1913)5 月臺北別院即發刊《慈光》第一號,後雖主筆調龍叡辭任回日等因素,只發行至第十一號。惟大正 10年(1921)4 月另以《一味》第一卷第一號發刊,繼《慈光》成為臺北別院的機關雜誌。

基隆佛教青年會,於大正 13 年(1924)成立光園社,同年 12 月由光園社編輯發行的《光乃園》月刊雜誌創刊,成為光尊寺的機關雜誌。《光乃園》月刊雜誌以信徒、基隆佛教青年會、基隆佛教婦人會的會員為發行對象,專司文書傳道及報導,每月 10 日出刊,至昭和 14 年(1939)4 月已發行第一百六十五號。《光乃園》月刊雜誌是免費贈閱,經費充裕之時,會加印贈送至日本及海外。

資料來源:日本佛教在基隆地區的傳佈─以真宗本願寺派為考察對象。王俊昌。
Continue reading “光尊寺佛教團體及其事業(4)~《光乃園》雜誌”

光尊寺佛教團體及其事業(3)~基隆佛教青年會

基隆佛教青年會

成立經過

基隆佛教青年會前身為基隆佛教同志會,該佛教同志會創立於明治 45 年(1912)
,其創立緣由係真宗本願寺派基隆在地信徒想要組織屬於基隆市的佛教團體,因此成立基隆佛教同志會。會員本為該派信徒,但想說有違反佛教擴張之嫌,因此會員也廣為召募基隆曹洞宗與淨土宗等各宗的信徒,明治 37 年(1904)3 月 26日晚上舉行初次會面儀式,並舉辦佛教演說會,有 2 百餘名與會,可說盛況空前,並將事務所設在真宗本願寺派基隆布教所內。不過基隆佛教同志會,一直要至明治45 年(1912)5 月 12 日才舉行成立大會,會員 318 人,包括各宗日本人與臺灣人信徒,由光尊寺住持高橋行信擔當經營重責大任,致力於精神的撫慰,並在光尊寺內舉辦佛教演講。會長為木村久太郎,顧問為牧野清人司令官。

基隆佛教同志會時期,定每月 16 日(後改在26日)在光尊寺舉行例會,並開佛教精神講話會。除了由高橋行信演講佛理之外,也會聘請寺外賢達,演講與社會時事結合的議題,例如瘧疾的預防、教育問題等。

Continue reading “光尊寺佛教團體及其事業(3)~基隆佛教青年會”

光尊寺佛教團體及其事業(2)~基隆週日學校

基隆週日學校

真宗本願寺派週日學校起源於少年教會,明治 36 年(1903)11 月 29 日由大洲輪番、杉浦知堂設立,附屬於臺北教會。少年教會首要目的是要喚起少年子弟崇佛歸法的觀念,每月於最後一個星期日講話之後,唱歌及傳習正信偈。大正 4 年(1915)11 月,臺北別院做為本山紀念事業之一,發佈「週日學校令」,圖謀少年教化事業之發達,少年教會改稱為「臺北週日學校」,而各地亦陸續開辦週日學校。

基隆週日學校創立於大正 11 年(1922)3 月,校舍位於光尊寺內,4 月 3 日開校,第一屆學生男女合計 80 名。大正 11 年(1922)7 月 8、9 日晚上 6 時,由基隆佛教婦人會與基隆週日學校主辦,在基隆座放映親鸞上人一代記及其他教育影片,而 9 日下午1時起週日學校學生可免費觀賞,透過影視,強化學生的精神修養。

由於讀滿1年即授與訓育證書,因此大正 12 年(1923)3 月 29 日下午 2 時,即舉行第一屆訓育證書授與儀式。原上課地點在本堂,惟隨著志願入學者漸增,場所益顯狹隘,大正 11 年(1922)11 月於本堂後庭新築校舍,12 月 10 日上午十時,舉行落成儀式,是日招待一般官民及同校關係父兄等列席。

大正 13 年(1924)3 月 30 日上午 10 時,在光尊寺內校舍舉辦第二屆訓育證書授與儀示,臺北別院佐佐木輪番布教師與基隆相關官員與會,看得出別院對週日學校的重視。至昭和 9 年(1934)4 月,學生數男子 30 名,女子 70 名,共計 100名,學生數呈增加的趨勢,且以女學生居多。

Continue reading “光尊寺佛教團體及其事業(2)~基隆週日學校”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8)~「光尊寺」

明治 29 年(1896)8 月 12 日,開教使高橋行信(按:1866 年 11 月 2 日生)接獲派駐基隆的命令,同月 30 日,高橋行信與本山特派臺灣視察員里見注記一起搭乘「須磨丸」來臺,9 月 17 日高橋行信到基隆就任。由於布教所設在陸軍營區內的昭忠祠,對信徒的出入造成不便,明治 31 年(1898)8 月,高橋行信於是借用位於哨船頭街一丁目的龍王廟,大約花了八百圓的修繕費整修,9 月將布教所遷移至龍王廟。


由於高橋行信致力於擴充的結果,信徒大量的增加,教場日益顯得狹小。有鑑於此,開始尋找更適合的場地,計劃興建新的教場。所幸由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提供義重橋七十八番建地 1,576 坪,以 4,716 圓 20 錢的金額成交,明治 31 年(1898)12 月26 日,以法主大谷光瑞的名義完成登記手續。明治 32 年(1899)12 月,根據本山對新建教場的許可及補助金四千圓,於 12 月 28 日確定新建工事,明治 33 年(1900)1 月起開始動工,同年10 月舉行本堂(正殿)與庫裡(住宿僧的居室)的上樑儀式,明治 34 年(1901)9月竣工落成,12 月 20 日遷佛移轉完成,明治 35 年(1902)1 月7 日布教場獲得總督府認可。

Continue reading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8)~「光尊寺」”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7)~真宗大谷派與本門法華宗

(七) 真宗大谷派與本門法華宗

真宗大谷派(按:即真宗東本願寺派)和本門法華宗至晚昭和 8 年(1933)才在基隆地區傳教,並分別設立大谷派本願寺基隆布教所,以及基隆立正教會從事布教工作。

初期以龍王廟為佈教場地,最後原地加以改建。

 

資料來源:日本佛教在基隆地區的傳佈─以真宗本願寺派為考察對象。王俊昌。

Continue reading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7)~真宗大谷派與本門法華宗”

暖江橋畔憶當年

我們來看看暖暖耆老周勉先生所描述的暖江橋畔的點點滴滴吧!

****

暖江橋畔憶當年/周勉

暖江橋的前身是「渡船頭」。在清朝及民初年間,大陸、台灣兩岸生意往來,雜貨、布匹、建料石材和福州杉,舟運而至,交易頻繁,「渡船港口」便是重要的商埠地。…

當年江邊一排十多間的房屋,沿河岸而建,底層靠河邊,二樓在路面,晚間河影燈光,相映成雙,增添不少美麗景觀,這兒風光明媚,地靈人傑,出現多位傑出人才,…

Continue reading “暖江橋畔憶當年”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5)~「蓮光寺」

(五) 日蓮宗

日蓮宗是明治 29 年(1896)6 月,武田宣明、久保田要瑞二位從軍布教師渡臺所引進的,二氏在軍隊佈教之餘,也從事本島人的教化,同年中回日本,改由佐野是秀取代之,以艋舺附近為佈教的根據地,不久,於明治30年(1897)在艋舺新起街興建布教所。明治 41 年(1908)12 月由堀部行省開始至基隆佈教並建布教所(位於哨船頭),受總寺院本國寺的指揮,明治 42 年(1909)2 月獲得認可。


Continue reading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5)~「蓮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