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基隆ㄟ文史

八斗子公園

八斗子位於本市東北方之小半島,與和平島遙遙相對。據傳原為平埔族人居住之地,後有漢人遷入,才逐漸形成漁村。往昔,黃昏時漁船映照夕陽返航,景色旖旎,是昔日基隆八景之「八斗子夕照」。
 
八斗子公園涵蓋七斗子、八斗仔、長潭里,其中的小山丘稱為「七斗山」,高約101公尺,因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故名。此山因係八斗里和長潭里界山,也有人稱為「長潭尾山」、「八斗山」。太平洋戰爭末期,日人為了防止美軍轟炸而建立了高射砲陣地~「八斗子砲台」,是射程最遠的砲台,大約有200度以上。戰後山頂原為軍隊駐紮區,民國77年後,開放設為八斗子濱海公園(亦稱望幽谷)。現在由七斗仔聚落上山的汽車道路,即日治時代闢建的戰備道路。

基隆港轉型 西岸都更跨出第一步

這一步不知會帶來什麼影響?老百姓渴望改變、渴望有飯吃、有錢賺,基隆沒落如此久,我也期待能有所改變,但請注意如有古蹟,懇請保留~
而軍方的角色實在舉足輕重,影響大局。而這一步不知是否如「全台No:1工期最長~海科館」一樣?又不知是否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基隆的改變?

龍目井

就在和平漁港八尺門附近,去吃個海產,再去爬社寮東砲台,就會路過這砲台

另根據大台北古地圖-第六章所述
…另外一個未標誌文字之處,是下方城堡通往山上維多利亞堡壘(北荷蘭城)的小路。給爾得辜報告提到:

在山下,此時要走上維多利亞圓堡的路旁,有處終年陽光照射不到的淡水冷泉。因此,雞籠島上有泉湧不斷的冷水,山上空氣新鮮,香味怡人,當地令人身體健康。
Continue reading “龍目井”

70年前的眼睛

看到陳女士這篇文章,也是我近幾年著迷於基隆文史的潛在因素,因為我很好奇,那些人在當年看到了那些事?

就我本身而言由於家貧,年少無知,早年並沒有留下有關家人、有關老家瑪陵坑、有關老爸工作過的礦場紀錄,現在醒悟了,物資齊全了,但人事全非…

雖然目前我所蒐集的基隆文史當中欠缺有關人物的訪談,欠缺靈魂,但內心也是期盼將來能否有機會補足這一塊!?

可是~現在不做,時間不等人,老人家也不等人…

金縷衣   唐:杜秋娘

Continue reading “70年前的眼睛”

日治時期基隆航線

日治時期基隆航線

日本統治臺灣之後,首先就注意到水運事業在臺灣的重要。所以在1896 年4 月,日本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就開闢基隆神戶的定期航線,使用1,000 噸以上船舶須磨丸、明石丸、舞鶴丸等三艘,每月行駛四個航次。由於經費是由政府補貼,故稱之為命令航線。

行駛路線有二條:一由基隆經八重山、沖繩、大島、鹿兒島、長崎、馬關至神戶,1940 年命令航行於台日之間的行駛船隻為蓬萊丸 9,205噸,高千穗丸 8,154噸,高砂丸 9,315噸。另一由基隆經沖繩、鹿兒島至神戶(章期億,1958,頁33)。1940 年命令航行於台日之間的行駛船隻為よにう丸 9,486噸,圓後丸 6,893噸。

 

接著在1897 年日本郵船株式會社也加入臺灣的水運事業,經營基隆至神戶一線的運輸,共派船三艘,其中兩艘2,000 噸,另一艘為1,000 噸。行駛航路一為基隆經長崎、門司、宇品至神戶;另一為基隆經沖繩、三角、門司至神戶(章期億,1958,頁33)。1940 年命令航行於台日之間的行駛船隻為香取丸 9,849噸,大和丸 9,655噸,富士丸 9,130噸。

Continue reading “日治時期基隆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