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全市No:1最年輕通過日語一級檢定~吳逸絨
優秀的基隆青年,也是要給她記錄一下的啦,給這位女同學拍拍手,讚~。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最年輕通過日語一級檢定~吳逸絨”
關於基隆地方文史,你知道了、踏查過了,就會永遠忘不,這樣故鄉的故事就得以流傳…
(番外):全市No:1最年輕通過日語一級檢定~吳逸絨
優秀的基隆青年,也是要給她記錄一下的啦,給這位女同學拍拍手,讚~。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最年輕通過日語一級檢定~吳逸絨”
(番外):全市No:1詩社~小鳴吟社
據陳其寅〈基隆詩壇之今昔〉所記載,顏雲年於大正初年,先後召開兩次全台詩人大會,後來延聘名士張純甫、李燦煌擔任西席指導,和事業友朋、幕僚、職員等組織小鳴吟社。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詩社~小鳴吟社”
(番外):全市No:1廟中廟~頂圳土地公廟
當初先民為開發六堵平原,由草濫引導水源,闢建水圳路,歷經千辛萬苦,穿越陡峭岩壁,終於完成艱鉅的工程;長為4.5公里、蜿蜒的水圳於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開鑿完成,擔負起輸水灌溉功能。
當年居民為感謝土地公等神祇保佑,乃於六堵山北面、頂圳上游建頂圳土地公廟,廟碑刻有:「道光十四年端子置、福德宮、六堵眾弟子。」見證了這一頁歷史;該處的水田也命名為「土地公田」,後山為「土地公山」。廟埕柱子上對聯寫的是:「頂山發蹟美籟潤六福、圳水流聲家蔭降堵德。」對聯正描述了這座廟地理空間的特色,表現早期先民開墾生活景象。 Continue reading “(番外):全市No:1廟中廟~頂圳土地公廟”
托本號
身為一個港口,有不少機會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船舶,若能記錄一些有趣的船,也是樂事。據我所知,基隆有一群人也在記錄郵輪,各式各樣的郵輪來來去去,載來各地的遊客,也帶著住民去探索世界,所謂的大航海時代也,而基隆有幸成為一環^^
船名:MV TORBEN
offshore support vessel
安裝:離岸風機基椿 Continue reading “托本號”
基隆「鬼屋」林開郡洋樓
多看多比較,也能提升或認識所謂的美。
但文化有時不是一夕可成,那是長期的累積與堅持,是建立於日常生活當中。
日治時期的殖民,為島國文化注入一股新氣象,如何在這基礎上持續努力發光發熱,是我們這一代人該努力的責任。
龍貓公車
跟之前的「動物派對」在基隆一樣,城市裡的角落如有更多讓人會心一笑的藝術作品,生活中就會多一點小確信^^
基隆畫家王傑,也利用他的魔法棒,畫出基隆地方庶民生活風貌,讓人充滿溫馨的人文回憶,懷念當年…
如能隨時留意生活周遭,其實,人生真美好^^

民國58年5月20日,基隆復興廣播電台開播典禮,基隆市市長蘇德良應邀剪綵、國民黨市黨部主任委員王振猷按紐開播,觀禮貴賓們參觀各項設備,舉辦酒會。 Continue reading “基隆復興廣播電台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