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的開通,功臣應是~熊金來先生(不知是否有誤?)
原因我猜是在其旁的舊路通往上方涼亭不堪使用,加上研習太極拳者眾多、又以老人居多,故有此需求,這也符合傳統鋪橋造路的概念,實是功德一件。
此路開通應是近20幾年的事,查查舊報紙應該有蛛絲馬跡。
回程在新路涼亭旁看到「熊門武術」,在網路查詢之後,或許熊金來先生與此有淵源?
此路的開通,功臣應是~熊金來先生(不知是否有誤?)
原因我猜是在其旁的舊路通往上方涼亭不堪使用,加上研習太極拳者眾多、又以老人居多,故有此需求,這也符合傳統鋪橋造路的概念,實是功德一件。
此路開通應是近20幾年的事,查查舊報紙應該有蛛絲馬跡。
回程在新路涼亭旁看到「熊門武術」,在網路查詢之後,或許熊金來先生與此有淵源?
此紀念碑的發現無疑是對自認喜愛文史調查的我而言,是一記「響鐘」,敲醒著我對地方文史的調查唯有「勤、勇」二字而已。勤於四處探索,勇於冒險深入。
今日跟同仁分享有關基隆學課程設計的個人理念,這只是個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全體,所以整理如下與各界賢達切磋、指教^^
第一部份:基隆學內涵的界定
三個面向(基隆、女中、課程)
第二部份:女中基隆學課程
第三部份: 戶外課~法聖堂、月眉礦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