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的消息。公部門的怠惰無所為,子孫們將無緣親見先人的種種遺跡,可惱阿~
市政大計筆者不懂,只求憐憫的眼神,能照到這一塊。
***
同一天的消息。公部門的怠惰無所為,子孫們將無緣親見先人的種種遺跡,可惱阿~
市政大計筆者不懂,只求憐憫的眼神,能照到這一塊。
***
位在正信路上的東信國小,其校園圍牆一直是個特色,讓路人好奇的是,它的來由是為何?
圍牆建於江定山校長時代(58.9~63.9),江校長在任期間對校園的美化非常用心,並興建以駱駝為裝飾的圍牆,自此駱駝成為東信國小最具特色的標幟。
黑鳶紀念碑
驚聞因海洋廣場二期工程將會拆除獅子天橋,而天橋下的「黑鳶紀念碑」將因此受到波及。紀念碑何去何從受到施工單位及市府相關單位的重視,並於2011/3/24下午1430在天橋下現場會勘。鳥會主張保留並以存放現址為第一考量,如果能立在海洋廣場上會更好。都發處葉技正原則上同意,將再和交旅處相關單位另開一次協調會勘。
八斗子以前的命運坎苛,先是濱海飽受海風吹襲,又因偏遠交通不便,物資缺乏。日治時期建了電廠,雖繁榮了地方,但居民飽受煤塵煙害,苦不堪言。戰後70年代漁港新建重劃,讓八斗子失去了美麗的沙灘,1976年長潭里被設立為垃圾掩埋場,污染沿海生態,後又設立水肥處理場,環境衝突、破壞加劇。
如今因海科館的籌設,將嫌惡之地改為公園,廢棄電廠改為海洋科技館,這總算是較友善的公共設施,能說八斗子人是「因禍得福」嗎?
這一段歷史,留下種種遺跡,等你來體驗喔~
***
引用文章潮境山海戀 體驗漁港生態風情
很多創意,可惜就不是由基隆帶頭發起,讓別的縣市羨慕。就算不是第一,見賢思齊當個老二也不錯,也算是跟上時代,為民服務,讓基隆市民失落感不會這麼重,什麼都沒有。
站在「台灣頭」,結果全國市政各項指標排行榜上,「紙頭紙尾都找不到基隆的名字!?」不知該高興還是悲哀!?
基隆有沒有石觀音呢?筆者在這篇「尋找基隆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有我個人的心路探索旅程,提供給各位參考。在山界有「基隆之光」之譽的蕭郎兄,在其網站「偶爾獨步山林間」有對石佛做一完整的整理。
基隆石佛目前已經找到29尊,石佛GPS位置在這,歡迎基隆市民也來「自力救濟」一番,自己辦個民間版的活動,來找石觀音吧!
***
為了迎接夏日熱情如火的戲水好時光,黑熊特地準備了幾樣好物,提供給各位參考。這些東西可以用很久,算C/P值頗高的。以照片中右上角的綠色衝浪板為例,已經用了10幾年,而左上角新買的,比在一般大賣場的品質還好,且千元有找。
昨天看到報載,議長黃景泰先生指出:「基隆有山有海,商港像個布袋,雖然有許多防波堤阻隔,但真有海嘯來襲,大浪湧進港區是越推越高,市府應該根據海拔高度畫出海嘯警戒線,以便未來一旦發出海嘯警報,民眾清楚了解那些地方的人該逃,且該往那裡逃;那些地方的人不要亂跑,例如位於高地的學校,就該留住學生到海嘯過後…」,今天筆者就看到佐證黃議長這段話的新聞。
有興趣者可以利用咕狗地圖,看看日本女川町的地形,還有基隆的地形,做一下比較。基隆會不會發生類似女川町的大海嘯,而比其他地區更嚴重呢?當然前提是要發生地震且要夠大,或是震央就在家門口附近,才能造成大海嘯,且因地形關係,使得危害更大。
但誰說這情形不會發生呢?1960年智利發生大海嘯,時隔26小時穿越太平洋之後,造成基隆地區產生1.9公尺高的海嘯,你認為基隆附近要發生多大的地震,才能產生足夠威脅的海嘯呢?也許你可以試算一下。但眼前就有個例子,1867年就在基隆的門口,基隆嶼東方五百公尺的海底,發生了芮氏規模7.0的強烈地震,馬偕博士就曾著書記述此事。
又根據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004期2005年01月13日,《海嘯與台灣》中一文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