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11 月

2010

耶穌君王堂

文安里有一座120年歷史的天主教堂-原稱道理廳,正式名稱為耶穌君王堂。

遠在1626年(明熹六年)五月二日,有西班牙籍天主教道明會馬志烈會長,率領毛拉.毛烈.厄額他、雅新達神父,由馬尼拉前來基隆,在港口中國街(社寮島)建堂開教,該堂於1630年被颱風侵襲而損毀,以後二百六十年,教務等於荒廢。

迨至1890年(清光緒16年),復由道明會司鐸在文安里山上興建聖堂,繼續傳教,至1895年教務始略見曙光,並在暖暖、四腳亭設位傳道所。

民國18年購得現在土地(龍安街96巷10號),民國21年建堂,Rev. Felix Sanchez主持,為木造聖堂,佔地近百坪。日治時代,過了元橋(文安橋)右邊前有木材,後有炭埕,中間空地可以傳教。夏天每晚六、七點開始傳教,九時結束。教徒來自瑞芳、金瓜石、四腳亭、八堵、大武崙、蚵殼港等地區,人數約有一、二百人,這是基隆地區唯一傳教的地方。

八、九十年前,西班牙山、洪、高等神父曾到此傳教。首任山神父(西班牙籍)於民國25年正式派駐基隆,以台、日語傳教。二次世界大戰時,外籍神父均被押往三峽集中痼禁,遂由日籍山口神父駐堂(民國31年)。

Continue reading “耶穌君王堂”

兒時的樂園

兒時的樂園

不斷的書寫與觀察~是為了年老時可能還要拿出來溫習一遍的物事,是一種檢視自己「怎麼過」的一種儀式,而不是追求「獲得什麼」的算計,並循此理解、想像自己,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裡只屬於孩子,屬於小熊們。
無法到大都市的繁華世界去開開眼界,沒關係,故鄉裡還是有隨手可得的簡單快樂。燦爛的笑容在這裡隨時可見,故鄉的一切,還是比外面花花世界更讓人留戀~「月是故鄉明」阿~

老榕樹永遠是小孩子的最佳玩伴。在這裡,大小黑熊有了共同的交集。所以我不喜歡假日還要上班,因為陪小孩一起玩~無價。

Continue reading “兒時的樂園”

我與托馬斯

我與托馬斯

原來 釐清思緒與沉澱俗慮   就跟光合作用一樣      是需要每天無時無刻進行的
                                                                                                       by 邱大俠

新的一年,額頭皺紋顯然又多一道刻痕,我每天都有按照大俠的吩咐,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看到某人的文章,俗慮就很顯然的會穿透細胞壁進到細胞核,刺激我的末稍神經。

070110a

Continue reading “我與托馬斯”

市立體育場

↑1971年中興國小師生升旗典禮

基隆市立體育場於民國39年8月成立,地點就在現今市立游泳池及中興國小(民國50年10月23日奉准成立)。

按:「基隆大事記,P35」記載,1924.7.20  基隆體育場落成。(故此處很有可能日治時期即已設立)

初期僅有田徑場及水泥籃球場,排球場(游泳池暨體育館現址)。並因建中興國小,致使原有場地面積縮小,不符現代需要之標準場地,又受地形限制無法擴建,為全面推展全民運動,促進市民健康,乃於民國59年擇現址(正信路28號)規劃完成,於民國60年6月破土,同年11月發包。

Continue reading “市立體育場”

我在中正預校的日子

我在中正預校的日子

國三那一年,「少年15 、 20時」 正轟動,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大人們口中傳說中的一個小世界~軍中內幕

後來報名人數超級踴躍,而我因為眼睛近視100多度被刷下來,沒想到多年以後,因緣際會來到中正預校國中部支援,擔任學生輔導員5個月,等待新的一批正式輔導員招考(也是預官)。

我終於踏進來了…

Continue reading “我在中正預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