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ed in

中正區

陳宅的彩繪外牆

越來越多的社區巷弄、住家彩繪,我認為不單只是營造社區的景點,還有一個功能是在「啟迪」~對美感的培養。
 
我認為漢民族太嚴肅與實用,有空地與時間,想到的就是種菜、種菜、種菜…面貌也不常帶著微笑。居家環境則是髒亂無比,常見垃圾與廢棄物,不管都市或山區…建物外表則是色彩單調,少見有藝術感的作品。
 
我想透過藝術家的美感,讓我們在生活中發出會心的微笑,嗯~美哉,,嗯~美哉,Beautiful day

Continue reading “陳宅的彩繪外牆”

馬稠巷

探索基隆的巷道風情,今天來到「馬稠巷」^^

指今中船路14巷的巷子。據云本巷在日治初期為日軍養馬的地方,有小溪自今中正國小流到本地供馬匹用水。大正2年(1913)本地因東北側坑谷闢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後改為日新小學校,即今中正國小),乃被填平為建地,有許多利用三沙灣澳的琉球漁民居住本地。因曾為養馬場所,臺灣人乃慣稱「馬稠巷」。

…本社區原名為三沙灣漁港.起因日治時期第二期築港工程中.將三沙灣闢建為漁港,此工事於1910年開工,翌年完工. 二沙灣也於同時間闢為日陸軍運輸部小艇碼頭。三沙灣漁港在八尺門漁港未擴建前為基隆主要漁港,周邊設備如魚市場、製冰廠、船舶修理廠等相關產業林立,俗稱「水產窟仔」。

…1971年配合基隆港擴建工程將原漁港填平,所得新生地建平民住宅及中正國宅,並向外拓寬為中正路及東岸碼頭。在民國60年(1971年)道路拓寬新增海輔新生地.三沙灣從此而生.三沙灣含蓋:中船里.正船里及入船里.

此區被兩山所夾之勢,在基隆太常見了,非常平地狹小與山坡陡高,為了求生存,戰後移民紛紛入駐建屋…

Continue reading “馬稠巷”

和平島考古發現展

和平島~最早與世界接軌的地方

外人來來去去在這塊土地留下痕跡,要怎麼看待過往呢?未來~如果又有外人入侵,該如何因應呢?

不在課本上,是活生生即將面對的事,你看到這危機了嗎?

過去~台灣各原住民族群面對漢人強大經濟壓力的開始,最後幾乎沒有人躲的過毀社離家的命運,紛紛離開原棲地,移居偏鄉。現在~歷史會重演嗎?

探索歷史是為了什麼啊?

Continue reading “和平島考古發現展”

舊市長官邸

基隆關稅務司官舍在日治時代是「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基隆支店長宿舍,約建於1932年,基地約150坪、建坪約50坪,由於是支店長松浦新平所居住,被稱為「松浦宅」,是基隆少見可欣賞基隆港全景的高級日式住宅。

舊樣貌請按這

 

從舊照可以驗證,當時圍牆比現在高出2倍以上,不過有可能是戰後加蓋的。

Continue reading “舊市長官邸”

水準原點

水準原點是測量玉山等地表高程(海拔高度)的起算點位,台灣在民國3年全面實施水準測量,光復後內政部根據基隆港的長期平均海水面高度,於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中正路入口對面設置水準原點,後來考量台62線動工可能影響水準原點精準度,於2013年12月遷移到台2線70公里處現址。

…原來的水準原點位於基隆港邊的中正路海門公園,一九七九年由內政部定址,二○○二年因標石毀損原址重建;前年因基隆港東岸聯外道路工程設置橋墩,水準原點才被迫搬家。

新的水準原點移到五點二公里外的海科館對面空地上,成為台灣測量控制系統的新依據。

Continue reading “水準原點”

八斗子的貓熊雕像

當初突發奇想的創意,變成社區意象的代表,不知不覺融入社區居民的記憶裡…
 
依據基隆市中正區公所98 年10 月29 日來函:「八斗街頭與漁港三街會合處,置有一景觀建物,影響兩街行車視線安全,建請貴處協助拆除」辦理。
 
當初有人愛牠、有人不愛牠,經過風風雨雨,今天終於圓滿回家了^^

Continue reading “八斗子的貓熊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