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石圍之辨

在基隆文獻上,由洪連成先生所主編的「尋找老雞籠─舊地名探源」p36、p128,「中正、中山區誌」p9,提到在大沙灣海水浴場的石圍,是在道光年間由基隆街街民捐建,防潮防敵之用,現在已填塞不見。

以前不懂,現在讀到此段,覺得甚有疑惑,在沙灘邊防潮何用?無人之地防敵何用?填塞不見的原因是因為戰後被違建所掩蓋著,從外部不得以見。又說址在基隆街,這跟大沙灣庄應該差很大吧?當年應該分很清楚,是先有大沙灣社,其後再發展出基隆街。

後查得原文…

依據《淡水廳志》〈卷三。志二。建置志。城池〉指出「雞籠石圍,在雞籠街。近海一面,磊石為之;所以防寇,亦之防潮。道光二十二年捐造」(1842 淡水同知曹謹築造)。

雞籠街指的是當今崁仔頂、慶安宮附近,此處才是人文匯集之處,要靠漢人鄉勇保家防盜,一聲號令召集防敵也才迅速。若此石圍指的是在大沙灣,令人頗費疑猜?因其旁就有大沙灣社,安家衛社之事,應該是他們要負責才對吧?(我的認知是漢人在此地人數並不多)

↑  出自書名:「 Perry Expedition to Japan」,1853年出版。(這地圖應該可明顯看出兩地人口數的差異)資料來源:發現台灣古地圖

 

況且1841年雞籠街住戶達700餘家,這人口規模相對大沙灣社是比較可以承擔建城的經費,且這裡也比較是海盜覬覦的地方。而我記得,官兵是要草民供養的,若營房附近沒有相對應的民家,怕這些兵全跑光囉(冏)(這部份有待提出說明)

另在「基隆市港區歷史建築調查第二階段,P35」看到這段話

…草店尾街此一地區的經濟發展約起源於道光年間,道光十三年(1833年)「萬興號」行郊在新興街成立,兼營煤業。
「新義順」為「萬興號」行郊的集合體,經清廷允開採煤礦,但禁止私採,規定須投行就行郊。(陳燕如, 1998年)
清末基隆地區的産業經濟以漁業、礦業為主,草尾店街是大基隆地區的重要商業中心。

應可表示此區是富庶之區,盜寇覬覦之地,也才有財力支撐建造石圍。

故我認為所謂「雞籠石圍」應該是在基隆街,慶安宮、城隍廟臨海這地方

後看到「雞籠灣傳奇」一書的p11有提及「雞籠地名的變遷」,在p14有提及「大雞籠街」之名已於道光年間轉移到雞籠灣南岸的市街,並出現在文獻上。但在p20,則回復到一般認知,「雞籠石圍」在大沙灣。(窘)

這或許因有史書上記載,「…淡水同知曹謹為防禦英人入侵,築造雞籠防海石圍。」(基隆大事記,P5),因為提及要「防禦英人入侵」,故才讓人聯想到是否是1841年英軍登陸地點的大沙灣海灘?

 

前台灣巡撫劉銘傳雇用一洋人測量製作的五十萬分之一地圖_基隆廳

↑前台灣巡撫劉銘傳雇用一洋人測量製作的五十萬分之一地圖_基隆廳(1892《台灣地輿全圖》)

 

後查到此張地圖,在基隆廳前有2條斜槓,我不知其意,拿來當做我的論點證據似乎是看圖說故事(窘),後再查資料,看到基隆の丸子貓的這篇「丸子貓基隆百科-大雞籠城」,論述及證據應該較清楚(讚)

 

此處臨海地勢低窪,容易受漲潮影響,時至今日在大雨不絕的日子也常發生排水無法宣洩導致淹水的情況,況且人煙聚集之處,也是盜匪覬覦的目標。故個人認為比較符合《淡水廳志》上的記載。

而所謂「大沙灣石圍」,應該是指炮台的城牆…

在姚瑩和台灣鎮總兵達洪阿會稟的〈台灣十七口設防狀〉(1840),內有一段「…嗣於東口門之大沙灣設礮臺,孤懸難守.海寇之亂,礮數搶失,遂廢,至今未建;;而口門寬深,彼必窺伺.今相度形勢,於境內正對口門之二沙灣,築礮墩八座,設二千觔礮二位,一千五百觔礮二位,一千觔礮四位,五百觔礮二位.調頭圍守備許長明帶兵八十名,督同雞籠本汛把總弁兵一百五十名守之.更於向內二里許之三沙灣,築礮墩八座,以艋舺縣丞宓惟慷帶鄉勇五十名調屯,外委一員帶屯丁一百名守之,以為應援.滬尾水師千總葉國棟、外委林光華、額外一員,駕戰船四隻,雇用商船二隻,配弁兵二百二十名,水勇一百名,在澳內泊守.使敵人登岸,則山峻水深,可以扼險憑高擊之,不足慮矣.」

故此處新建的「二沙灣砲台」,按照現今的行政劃分,應該還是屬於大沙灣,也是之前稱「大沙灣炮台」之地(此地域劃分不清,剛好在交界處,所以文史記載上常混淆不清,讓人傷腦筋)

而下兩張圖,應該蠻清楚的指出相關位置(看地理背景),不過此砲台已在清法戰爭前夕(1884)整修過,法軍稱為「新砲台」

…瞰制著處於Bush島和Image角中的大水道。這是一座有著三和土厚牆,裝備20cm鋼板,鋼板上穿有五個砲眼,可容17cm克魯伯大砲通過的平射式砲台。

按:「基隆大事記,P8」記載,1876年故築基隆炮台為新式炮台。(整修1840所築炮台)

按:「基隆大事記,P9」記載,1880.7  基隆炮台配架克魯伯大砲5尊。

按:「基隆大事記,P9」記載,1883.10  重修淡水、基隆炮台。(以上砲台位置還是在海邊)

 

(編按:這邊有個疑點要釐清的是,二沙灣砲台(「基隆炮台」、「新砲台」)跟1840年以後文獻所指的大沙灣砲台,指的是同一個地點。因為在財力上、空間上,應該不會存在兩個砲台,況且姚瑩也指出,稍早所謂的「大沙灣砲台」,遂廢未建

↑基隆に於ける遠征軍の墓地。圖中即為麻糬城。連結網址: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dtd_id=32&id=5868&483&pk=seq&showlevel=2

 

 

而台灣鎮總兵達洪阿所建的三沙灣砲台,根據清法戰爭前夕(1884),曹志忠對於基隆方面所作的報告稱:「基隆原有大營盤四座,一在二重橋,一在仙洞,二座在沙灣,現仙洞營房倒塌,沙灣之兩營一已作礮臺,一經黔軍拆去石塊用作礮臺圍牆,現存者只有二重橋一座。」研判應該已遭拆除,拿去建築所謂的「基隆炮台」、「新砲台」。

(這裡也隱約告訴我們,建造炮台或城牆,是需要經費的,錢從哪裏來?)

(拆除時間點可能是在1876 故築基隆炮台為新式砲台,如曹志忠所言「沙灣之兩營一已作礮臺,一經黔軍拆去石塊用作礮臺圍牆」)

 

在清法戰爭之後,劉銘傳籌設新式砲台就在現今位置(海門天險、二沙灣炮台),而毀於戰爭的舊二沙灣砲台,就是現今所謂的「麻糬城」、「大沙灣石圍」

按:「基隆大事記,P11」記載,1887.12.1 德人技師修基隆炮台,偕仿西式。

(火炮的改良、戰爭技術的改進,才會考慮建築在山頭隱蔽處,但成本更高)

雞籠港地圖(1858)

↑  1858年美軍所測繪的地圖

 

最後~這張圖就有意思了,1858年美軍所測繪的地圖,其中城隍廟位置前這個符號,代表什麼意思呢?而大沙灣位置只標示「Fort」

各位的看法呢?

 

補述:

1.《臺灣通史》載:
咸豐 4 年夏 5 月,小刀會黨犯臺北,破雞籠城。北路協副將曾玉明以(文察)為勇士,出諸獄,命募鄉勇隨征,有功。尋捐銀助餉,以游擊分發福建補用。

 

用「雞籠城」字眼,是看到什麼,才用「城」這概念?或是沿用在和平島的「雞籠砲城」or 「雞籠城」的概念?

2.美國貝里提督(Mathew C. Perry)在 1854 年(咸豐四年) 來基隆探勘所提出調查報告:
雞籠係擁有人口 3000 人之市街,人煙稠密,街道房屋簷向前突出,狹隘處互相連接掩蓋道路,空氣閉塞臭氣撲鼻,市街兩頭以牆樓為防守,當時為防禦來自廈門的海盜進攻,故常有守備兵駐紮。
註:林再生,《基隆煤礦史》(基隆:基隆市政府,1999),頁 12。

 

 

2.根據故宮檔案《月摺檔》咸豐 8 年 6 月 6 日摺載云:
(小刀會)匪盤踞雞籠,逼脅人民入夥,肆行搶掠;並於雞籠之南添築石圍,安砲固守,希圖久遠。

這裡肥水多,才是匪徒覬覦之地。另外用「添築」字眼,那表示原本…

3.清政府檔案,如咸豐六年(1856)的上諭檔載:
是年(即咸豐四年)閏七月間復有內地小刀會匪船竄入雞籠地方,勢頗猖獗,經官兵五路進攻,破賊所據石圍,殲擒二百三十餘名,截殺百餘名,其逃入船之賊,復被水師於臺、澎洋面節次追剿,先後牽獲、擊沉匪船多隻,生擒無算。

引註:〈咸豐六年六月十日(上諭)〉,收入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冊7,頁357-358。

「賊所據石圍」,這在軍事防禦上,是需要的。可見「石圍」承平時期是用以防寇,被賊所佔時,就變成軍事要寨。

 

4.咸豐四年,小刀會黃位等肆擾台北,竄雞籠、不竄滬尾。八年,黃位餘黨複來窺伺,亦游奕於雞籠、不逞志於滬尾,其明証也。(臺灣歷史文獻叢刊,淡水廳志,陳培桂,編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P156)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