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愛哭の黑熊

關於基隆地方文史,你知道了、踏查過了,就會永遠忘不,這樣故鄉的故事就得以流傳…

2014暑假(3)進擊の稻草人

暑輔剛結束,就安排內人娘家家族到宜蘭2日遊。全程特色是不曬太陽、室內吹冷氣為主。第一天的健行,也只是走到泰雅吊橋就折返(窘)
第一天:
三星鄉「進擊的稻草人」→松羅步道→大同鄉泰雅生活館→香草菲菲,午餐:buffet→金車宜蘭威士忌酒廠→YY木工民宿護城河旁星空廊道

Continue reading “2014暑假(3)進擊の稻草人”

2014暑假(2)~瘋童玩

這2年,隨著孩子長大,面對病菌的侵襲,較能抵抗,就比較放心衝宜蘭童玩節~今年抽空又去了一趟^^

玩水的遊樂設施比較適合小三以上的孩子。讓小孩找個伴,一起去玩水,大人就可以比較輕鬆地在休息區休息。只是休息區挑選要遠離水霧會噴到的地方(請注意風向),但太晚去,也沒什好地方可選了(誤)

看看這畫面,暑假,怎能不來這呢?小孩玩瘋,大人累瘋的好地方~值得推薦啦^^

必備品:

Continue reading “2014暑假(2)~瘋童玩”

開基第1村

敢號稱是「開基第一」,不怕有人來踢館?

而中台煤礦敢號稱「最早開發」,那八斗子人的祖先恐怕會爬起來跳腳…

田仔內:昔日附近本是農田,聚落分布於田間,故稱之。位於麥金路富景天下住宅區附近

港仔口:清代時基隆河運可上溯至此,形成一小港口,由此越獅球嶺可至基隆巿街。故稱為港仔口。位於八堵交流道附近

Continue reading “開基第1村”

馬稠巷

探索基隆的巷道風情,今天來到「馬稠巷」^^

指今中船路14巷的巷子。據云本巷在日治初期為日軍養馬的地方,有小溪自今中正國小流到本地供馬匹用水。大正2年(1913)本地因東北側坑谷闢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後改為日新小學校,即今中正國小),乃被填平為建地,有許多利用三沙灣澳的琉球漁民居住本地。因曾為養馬場所,臺灣人乃慣稱「馬稠巷」。

…本社區原名為三沙灣漁港.起因日治時期第二期築港工程中.將三沙灣闢建為漁港,此工事於1910年開工,翌年完工. 二沙灣也於同時間闢為日陸軍運輸部小艇碼頭。三沙灣漁港在八尺門漁港未擴建前為基隆主要漁港,周邊設備如魚市場、製冰廠、船舶修理廠等相關產業林立,俗稱「水產窟仔」。

…1971年配合基隆港擴建工程將原漁港填平,所得新生地建平民住宅及中正國宅,並向外拓寬為中正路及東岸碼頭。在民國60年(1971年)道路拓寬新增海輔新生地.三沙灣從此而生.三沙灣含蓋:中船里.正船里及入船里.

此區被兩山所夾之勢,在基隆太常見了,非常平地狹小與山坡陡高,為了求生存,戰後移民紛紛入駐建屋…

Continue reading “馬稠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