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愛哭の黑熊

關於基隆地方文史,你知道了、踏查過了,就會永遠忘不,這樣故鄉的故事就得以流傳…

私房泡湯

位於基隆新豐街普羅旺斯社區內的溫泉會館~「潮境風呂」,是我們家常去泡湯的地點。

在之前是常跑金山,有了這家之後就方便多了。雖設備不是頂尖,收費也愈來愈貴,但在偶爾泡湯之下,也只能含淚付費,不然就選平日前往以減輕負擔。

這家提供毛巾且衛浴設備不錯,雖溫泉池子不多,spa設施也少,但夠用,對我而言最主要是離家近且環境清幽,所以我們也將之列入泡湯地點。溫泉水也許是地熱水,但我們比較不在乎,泡在身上有滑溜感。 內有室內湯池和戶外池、蒸汽室、烤箱,也提供飲水機。

冷冷的冬天,如又碰上寒流來襲,泡湯實在是人生享受阿。我從出社會起就常泡湯,連到日本旅遊,如果有機會也是一定會去捧場,給它泡一泡,洗淨一身疲累阿。冬天時要溜小孩,泡湯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看小孩在池中悠悠自在,大人也高興。連我家的老二,最近也是在泡湯區學會閉氣潛水。泡湯完食慾大開,一夜好眠,做父母的也樂在心懷。

而最早之前是泡湯屋,因為小孩年紀小,擔心受到風寒,但隨著價錢提高,我們就改在戶外池。在這裡悠閒的度過寒冷冬天,這麼棒的地方,是我想寫此文介紹給各位,也順便做記錄的原因。

Continue reading “私房泡湯”

桃源谷健行

趁著好天氣,約著同事們一起出外踏青,本想挑戰草嶺古道,後來還是選擇輕鬆路線~「桃源谷」。

從蕭家庄起登只要大約20幾分鐘艱難的爬梯,之後看到滿山頭的草皮,加上微風與陽光,實在是秋天一大享受。登高望遠不只是體力的考驗與心境的提升,更是多年以後揮之不去的夢境,不管身在何處,總會想起在故鄉這一段往事。

10點約在貢寮火車站集合,順便買熱騰騰的便當以便在山頭享受美食,山頭可以划草,但需要製作拉繩由大人拉動,這次帶紙板都無法使用,坡度不夠陡,幸好同事有人帶有精心製作的紙板,才讓小孩笑聲滿山谷,感謝。

滿身大汗後如漫不經心貪圖微風佛面,要小心感冒喔!所以外套、背心要攜帶,最後帶著滿滿的飽足與幸福,一路踢石沿著石觀音產道走回蕭家庄。

Continue reading “桃源谷健行”

石洞內

暖東峽谷位於東勢溪上游,在往裡走有一早期地名為石洞內。約150年前,石洞內庄居民以王姓和沈姓為主,由泉州安溪移民而來。

當時來到暖暖時,因暖暖老街附近已被先到移民者聚集,只好移往東勢溪上游而來,到石洞內先在四千九(老地名)落腳。因首批移民佔據大片山林並以放火燒山的方式佔地成為地主,而後到之人再向地主租地耕種,前三年不收租金,第四年後再抽稅,都以種植地瓜為生。

大約種植了四、五千顆,而這就是老地名(四千九)的由來。此地區於民國47年八七水災發生後,整個聚落才往外地遷村,目前還留下甚多先民的生活古物遺跡,如:百二坎,礁溪仔,豬哥潭,消腱嶺,石頭厝等。

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石洞內的天空」,這跟西勢水庫底的西勢庄一樣,屬於消失的村落,令人感傷不已。

 

Continue reading “石洞內”

走過歲月的金山寺

金山寺建於日昭和二年(1927),本地人都稱「齋堂」或「菜廟」,屬於齋教龍華派,不剃渡,為暖暖地區頗負盛名的佛寺,原開山堂主均帶髮修行,而帶髮修行稱為菜姑,以月眉山靈泉寺住持善慧法師為師。

建寺之緣乃第一代主持人楊秀蓮在民國十二年,正值青年時患了重病,醫師認為已無藥可治,後來許願祈求觀音佛祖的庇佑,重病終於得以好轉。感恩觀音佛祖的庇佑於是籌建齋堂,建地由信士柯文理捐獻 (柯文理先生為暖暖國小第三任校長)。

清法戰爭時鄉勇周印頭領導婦孺躲避戰亂於暖壽山上的金山寺,年輕力壯者全面克敵,另有重賞渡河殺敵懸賞制定,寺後方有古戰壕遺跡隱沒在荒煙蔓草間。金山寺居高臨下,靈山聖地可俯瞰八堵鐵橋、過港里、基隆河,上山石階沿途兩側花木扶疏,石牆上長滿青苔、地衣、小花,加上大樹遮蔭,可以慢慢品味。

而耆老周勉先生的這篇文章「古剎憶舊走過歲月的金山寺」,可以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金山寺的點滴,而感慨的是舊遺跡破壞的很快,如果沒有長輩的紀錄,後人真的會遺忘歷史的痕跡。

 

Continue reading “走過歲月的金山寺”

暖暖座戲院

我想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曾經有這麼一座戲院存在於暖暖,在此感謝耆老周勉先生的紀錄,讓後輩可以知道這一段過往。

我們有空、有機會的話,真的要盤點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貝,小至個人家族,大至社區地方,甚至民族,知道自己的長處與不足,這樣我們才可以繼續接棒,一代傳一代,而不是無根的蘭花。

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暖暖座戲院

 

暖暖長老教會

座落在暖暖街281巷95號的暖暖長老教會是一幢簇新的高樓,樓雖新,但是教會的歷史卻達一百三十一年之久,是聞名遐邇的馬偕博士(Dr. George L. MacKay)所建立。

1872年,馬偕由淡水進入北台灣傳教,一八七五年他步行從淡水河經基隆河到水返腳(今汐止),轉往暖暖、港口街後菜園,傳福音,之後轉向淡蘭古道,雙溪、頭城,佈教一步一腳印。暖暖長老教會在1879年七月正式成立,初時禮拜堂的位置已不可考;日治時期,禮拜堂設在暖暖街115號及暖暖街84號。歷朝換代,物變星移,幾度搬遷,這間馬偕所建立的的教會迄今仍屹立在暖暖的土地上。

長老教會與暖暖的先民們走過了清末、民初、日治與光復後的歲月;也經歷了三次戰爭炮火的洗禮-清法戰爭、日軍接收台灣的乙未戰爭、美軍轟炸台灣。見證了暖暖的繁華似錦,見證了暖暖的斷垣殘壁,見證了暖暖的繁華落盡,也見證了暖暖的返樸寧靜。

高三贈言(3)七種不能選的男人

與我寶貝可愛的女兒們分享~

一定要幸福喔!

現代女生自主性高,知識見解也不低,所以要慎選另一半喔!

不必看男人的臉色,尤其有在注意台灣男生對待外籍新娘的新聞就可以知道,整個劣根性表露無遺,所以要慎選。

但好男人也不少啦,雖有時其貌不揚,但他正在某處等待與你相逢喔!

Continue reading “高三贈言(3)七種不能選的男人”